当前位置: > 县区新闻
创新文化方式 做好“非遗”传承
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覆盖
【发布日期:2011-11-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黄朝霞 张郁周】

(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惠洋十音”表演)

 

    11月20日晚上6点多,家住荔城区黄石镇惠下村的59岁大娘方妹坯,和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戏台广场,那里已有十来个和她一样的“舞迷”正踩着欢快的节奏翩翩起舞;而她刚上幼儿园的孙子则抱着二胡参加村里的“儿童十音队”。几乎同时,类似的健身与学习场景也在离惠下村十多公里的城区天九湾公园和荔城区文化馆分别进行着。这是近年来,荔城区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致力于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把“文化民生”放在与教育、医疗同等重要位置,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向农村覆盖的一个缩影。


就地创新,让文化之树常青


    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文化活动的举行最先需要的是场地,在建设“文化民生”的过程中,荔城区充分挖掘辖区内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村居原有的宫庙、祠堂,弃糟取精,因地制宜开展群众喜闻乐见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新度镇阳城村的林氏宗祠和黄石镇的林敦戚公祠,虽然都是宫庙,但与其他宫庙有很大区别。前者是赞扬莆田唐代前贤林攒孝母的事迹,后者则是褒扬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林敦大败倭寇。对这类宫庙,宣传部门弃其糟粕,取其精华,除了建立文化中心,还收集文物,增设名人事迹展览室。林敦戚公祠目前已成为莆田市十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拱辰瑞云祖庙、西天尾陈国柱故居、黄石镇定庄堡、江东梅妃故里等文化基地都是在现有条件上修缮完善起来的,如今,像这样的文化阵地不但在当地成了群众茶余饭后乐意去的地方,更成了当地的旅游招牌。而在西天尾后黄村,村里的参天古榕树成了村民健身、活动的中心,低碳绿色的“榕树吧”文化广场,既古老又时尚,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当正荣时代广场的“相邻相亲”社区合唱放歌荔城时,由黄石社区文艺队自编自演的道德文明小戏也吸引了社区附近群众的驻足观看。“化输血为造血”是荔城区在创建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又一创举,为培养扎根农村的文艺轻骑兵,荔城区文体局在引导城市文化资源向镇村渗透的同时,通过在当地培养一些以退休教师、退休干部等文艺活跃分子的带头人,影响带动出一批自产自销自娱自乐的社区文艺队。该区仅黄石镇就有2支军乐队、30支车鼓队,10支腰鼓队,还拥有4个莆仙剧团,16个木偶戏队,扇舞、花舞、灯舞等文艺演出队50个,53条龙舟队,他们不仅满足本镇村群众文化需求,还活跃在邻近镇街村居,小有名气。


贴身服务,让文化普惠大众

 

    11月19日,拱辰街道畅林社区居民林建国抱着一摞书,高兴地说:“不花一分钱就有书看,太好了!”据了解,该社区图书室里目前已有各类图书杂志近千余册,暑假期间,图书室阅览室不仅全天候开放,还提供空调和饮水机等便民服务,优越的读书环境吸引了不少小读书郎,一些过去无聊爱泡网吧、游戏厅的孩子成了这里的常客。在西天尾文化中心,位于4楼的图书室可藏书4万册,这个目前全市最大的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中心,占地18亩,包括一个门球场、两个篮球场的室外健身广场和一栋建筑面积1453平方米、5层楼高的综合文化大楼。文化   大楼包括二厅六室:展厅、多功能厅、图书室、阅览室、文史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自去年初开放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接待过近2万多人次的外来员工。
    “本地人、外地人;城里人、乡下人”一视同仁,是荔城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体育网络,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一个显著亮点。为确保文化事业触角向农村延伸与辐射,该区建立了以区文化馆为龙头,镇街文化站为载体,村居文化室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按照“十二个有”的标准建成35个文化示范村,建设农家书屋44个,改造31个;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区130个村(居)都设立文化室,鼓励、引导农民走进农家书屋。该区还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全区一百多位村级文化协管员,进行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技能。


精心保护,让文化薪火传承


    11月19日,又逢周末,黄石镇惠下村的37名留守儿童又聚在村里的宫庙中合奏“惠洋十音”曲目,这其中包括14名留守女娃,改变了这项民间文艺一直以来只传男不传女的历史。为了不让被誉为“南曲活化石”的民间文艺“惠洋十音”失传,结合艺术扶贫工作,荔城区文化馆对民间文艺花大力气抢救、整理、加强传承。惠下村的老艺人们自2005年开始,每年暑期举办留守儿童“非遗”学习培训班,免费向留守儿童传授“惠洋十音”的各种器乐演奏和唱腔唱功等,几年来共有200多名留守儿童参加了培训。这些少年演奏人员全部由传承人传授,他们的逐渐成长,为惠洋十音的发展注入活力。
    在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荔城区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笔者看到了九鲤、民间剪纸、八乐、木偶、十五丸捏人仔、玻璃灯、麦杆扇、麦杆笠、糕模、莆仙戏脸谱、刺绣百兽图、梆鼓咚、织草席机、雕塑、妈祖供品、瓦雕筷筒、红团印、龙眼木雕等103件民间文化遗产实物,这些散落于民间的文化珍珠又重新焕发出她往昔的迷人风采。
据了解,由于保护工作到位,截止日前,该区现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2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个,文化生态村3个。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