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题记:一条路,可以南北纵横,可以东西交错。可以蜿蜒曲折,可以畅通无阻。有些路是人多走出来的,有些路带来了更多的人。南来北往的人走在路上,带来了交流,也带来了繁荣。在莆田境内,就有这么一条贯穿全境的康庄大道,它就是324国道——福厦公路。福厦公路的修建不仅加强了莆田同其他市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带动了沿路镇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从本期开始,记者将深入福厦路沿线的各个镇域,带你一起同行莆田境内的福厦路,体会福厦沿线的文明。请看记者发自福厦莆田行第一站——江口镇的报道。
江口镇境内交通便捷,福厦公路穿境而过,拥有纵横交错、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这里的侨乡文化渊源流长,侨乡经济也成为促进江口发展的重要力量。选择江口镇作为行走福厦路的开篇,不仅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更在于它作为一个侨乡所代表的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完美结合。
东岳观——文化的归宿,精神的圣地
从福州沿着福厦路一路向北,来到位于莆田最东界的福厦路,这里承担着莆田同福州交通连线的重要任务。作为莆田的东大门,江口镇始终冲锋在莆田对外开放的前沿。改革开放的号角一响起,身处此地的人们便先知先觉,外来的先进思想开始为这里的人所接受,这里的人们从福厦路走向了世界各地,一个著名的侨乡便应运而生。当这些华侨历经风浪,功成名就,念念不忘的却是亲爱的家乡,这是一种衣锦还乡的愿景,我们更应该相信,那是植根于中华传统的当地文化,已经深深铭刻在每一位江口人身上,即使你已远涉重洋,即使你仍在浪迹天涯。 一个东岳大帝,一个妈祖默娘,他们在时空里从不会面,但在灵魂深处,去已紧紧拥通。东岳观位于江口镇福厦路的沿线,几百年前就站在那里,从元朝站到现在,从历史站成文化。如果你想找一个词来形容东岳观所代表的当地侨胞文化,我想用乐善好施来表达再合适不过了。从东岳大帝到妈祖默娘再到江口侨胞,这种精神被一直延续传承。而东岳观仅仅是侨胞回报家乡的一个缩影,据东岳观旅游区管委会蔡主任介绍,江口镇的每一个村都形成了以公庙为平台开展的民俗活动,它们作为侨胞公益事业的起点,一直作为侨胞回报家乡的载体,更是作为一种文化把侨胞与家乡深深的联系在一起。 作为元朝的文物,东岳观几经风雨,数度兴废。1984年,莆仙华侨开始了对东岳观文物古迹浩荡的修复工程。初具规模的东岳观继续奉行道教行善济的宗旨,成为了集旅游、朝拜为一体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一度的东岳庙会的场面总是十分壮观,海外侨胞、港澳台和各界信众共同组成了万人朝拜盛会。蔡主任向记者回忆道,当时东岳观门前的福厦路还是泥土路时,庙会的时候碰到大雨天气,道路一片泥泞,却依旧阻挡不了信众朝拜的热情。那时候的交通条件还很不发达,福清地方的信众甚至会提前一天出发,徒步赶往东岳观去抢朝拜的第一柱香。 作为传统道教的圣地,作为侨胞文化的发源,东岳观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新时代赋予了东岳观更多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2009年的金色秋风里,东岳观在弘扬妈祖文化上又前进了一步。与台湾148家妈祖公庙代表的朝拜交流,不仅传承了妈祖文化,更是深化了两岸民间文化交流,为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同时,东岳观把从古至今一直秉承的扶贫济世的道教基本教义与福建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创办慈善公益事。重修江口桥,绿化福厦公路,建设敬老院、老人活动中心,不仅把传统文化扎根在侨胞心里,更扎根在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里。
火电厂——华侨的敢为天下先
当原始人类用火石擦出第一把火花,从此,追求光明便成为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现在的江口镇已经是华灯如昼,但谁又能想象当初点着微弱的煤油灯渡过漫漫长夜的日子。归国的华侨总是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家乡在一片黑暗中沉寂,于是,作为江口镇第一家工业企业——侨光发电厂,从建厂一开始就照亮了江口的发展进程。 1956年,归国华侨何文盛先生一心想为家乡办实事,在看到尚未开放的江口一片黑暗,似乎丢失了光明的未来。于是,素有爱乡之情的他便联合在外的侨胞,集资建设了江口镇第一家工业企业——侨光发电厂。由于历史太过久远,当时集资兴办发电厂的华侨有些在国外定居,有些早已离逝。于是,记者找到了当时在发电厂工作的卓玉辉先生。据卓先生介绍,以前的发电厂早已解散,现在自己还在经营着发电厂遗留下来的一些资源。已经由发电厂转化为供电商,靠着一个变压器,继续给上百个居民户供电。 卓先生说,即使过去了这么长时间,回忆起当初发电厂的情况还是感觉近在眼前。当时的发电厂是靠火电,虽然规模不大,但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却非常大。据卓先生回忆,当时江口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小村庄,基本上没有什么店铺。火电厂的供电范围并不大,只包括周围的两条街道,因为普通的居民根本就用不上电。而可以发电的街道,每到夜晚,总是江口最热闹的地方。他还记得是以发电厂为中心,辐射江口旧街道,至北往南,从桥头门一直到福厦公路。辐射横街,自东向西,从锦江中学到下社头。这里不仅是当时的江口政治中心,更是经济文化中心,与发电厂相连的江口侨声影剧院是当地居民最大的娱乐中心,在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填充了他们精神上的空白。 但时代的变迁总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水电发电形式的出现极大的冲击了火电厂的经营。据介绍,水电发电的技术更为先进,成本也更为低廉,相对来说也更加环保。因此,作为新技术开始在江口大范围使用,售价低廉的水电也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火电厂开始陷入了经营危机。华侨们开始转变思路,开始把火电厂的供电资格转卖给水电厂,并且自己也开始着手水电发电的技术研究。当电在江口变成一种生活必需品后,华侨便逐渐减少在电厂方面的投资,因为华侨更多的是考虑当地的发展而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改革开放后,电厂已经统一由国家电网供电,而名存实亡的发电厂已经转变了经营方式,由发电转化为供电。虽然已经没有了当初敢为天下先的气势,但卓先生说,他现在经营的供电变压器也是秉承了华侨为民服务的理念。不管怎样历经沧桑,华侨们当初仅仅依靠回报家乡的理念就敢冒险投资第一家工业企业,这种精神,无论经过多少年,总会赢得我们的尊重。
养殖基地——江口经济的急先锋
岁月如梭,福厦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宽、延伸,顺着路的发展似能寻得到江口镇经济发展的踪迹。“侨”文化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滋养了一方人民。地处福州与莆田交壤之地江口镇便孕育出别样的经济文化。“侨资”经济突破文革时期“资本主义尾巴”的范畴给予了经济蓬勃发展的一点星星之火。“侨胞”的足迹拓宽了江口人民的视野,于是这群急切着抬眼看世界,走进世界经济的勤劳民众促成了燎原之势。 园顶革命老区铸就历史重镇老江口,经济重镇新江口开辟了园顶禽畜养殖基地。走进福厦路经济的辐射圈——园顶,见证革命老区的全新蜕变。踏上福厦路延伸到的桥面,园顶近在眼前了。桥下那潺潺的流水,便承载着革命老区的艰苦奋斗精神一直流淌之今。 关永健老先生将经济的发展过程娓娓道来,所有困苦都轻描带过。追溯到文革末期,80年代初,省物资系统接到组织保障坚守防御建设的物资供应任务。当时各级领导极为重视,为切实做好保障后战区建设为内容的物资供应,从计划、分配、供应等方面,都竭力保证满足需要。改革开放以后,私人经济发展迅速,园顶区的禽畜养殖产业兴起。 1993年,关老先生的禽畜养殖公司正式成立了,禽畜养殖便完成了私有制企业的转型。1993-1995年,园顶刮起了禽畜养殖热潮,大小养猪场遍地开花。据关老先生介绍,园顶区附近山群较为集中,山上空气清新,环境优良有利于菜猪的生长速度,故而园顶区成为养殖户的首选之地。 养殖户的养殖热情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被逐渐消耗。加之市场供需水平不稳定,政策规范对于养殖户的成本投入要求增加,后来多数企业在多重发展压力和瓶颈中销声匿迹了。在那样商战的缝隙里谋求生路的企业发展规模迅速升级,原先仅有100头猪的养殖场如今场内母猪、种猪、商品猪合计稳定在近万头了。莆田市内仅三家证件齐全,规模较大的禽畜养殖公司保留了下来,集群式的分布在园顶区,园顶禽畜养殖基地的地位就此奠定了。 随着科技技术水平的提高,禽畜养殖基地的经营更为稳妥,科技产品的运用也相应减少了人工的成本。园顶禽畜养殖基地的生猪供应路线一般为“买房付费”的陆运。供应线路随着福厦路的拓宽而拓宽,该基地的生猪已经销往浙江温州等地。然而猪的伙食却成了难题。玉米是养殖基地主要消耗的饲料,玉米价格上涨势头较为迅猛,而市场商品猪的价格却只跌不涨。近两个月养殖户每成交一只猪都亏损近200元。但凭借20年养殖经验的关老先生对于未来禽畜养殖业的发展很有信心。为了规范养殖业的规模和发展,对于禽畜养殖业政策已经开始落实:禁建禁养各类禽畜。这无疑是园顶禽畜养殖基地的另一春风。
【记者手记】
江口镇上的老人“心居”
一观一世界,观外车水马龙,传递着经济高速发展的讯息,观内却弥漫着慢悠悠的节奏。经济时代的高节奏下,江口镇的留守老人和孩童数目惊人,而江口镇上的东岳观旅游景区便天然地成为老人们心灵休憩交流的场所。 走进东岳观,记者便被和乐融融的娱乐氛围所震慑。东岳观院内的廊道上,一排排石桌上围着老人家,或在打牌娱乐,或在观战,对弈者也不在少数。三两成群地谈天说地,另有一些只专心致志地阅读书报。顺着庭廊曲径,记者寻到了老人活动中心。只见通风、光线俱佳的房间里摆着数十张的桌椅,这会子中心已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五旬已过的老人家,偶尔还传来老人家互相调侃的“责骂”声。走出活动中心才发觉门球场、排球场叫好声不断,据他们介绍,平时这里还会有些文艺节目表演。各色的活动滋养了老人的心,而心灵的交流丰富着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这便是江口镇上的老有所乐。
一口陈井:侨光火力发电厂历史遗证
华侨代表何文盛的族人热情地领着记者寻访改革开放前侨光发电厂的旧址。当年的影剧院旧址仍存,似乎仍能看见座椅上、院内挤着围观的民众的场面。而影剧院的电源便来自侨光发电厂,当年其厂址便设在影剧院后台。踩着已经腐旧的台阶,来到后台,只见一口陈井。周边杂草丛生,荒凉的背景下,在黄老先生的讲述声中,我们隐约看见了当年火力发电的盛况,汗流浃背的人们将井里的水一次次打上来,浇灌冷却,再行填装燃料发电,周而复始。前台的影院里人们时而凝神屏气,时而哈哈大笑的声音应该清晰可闻,或许那便是后台工作人员劳作的最大动力。一口井,一寸电,一代人的努力奉献,它是侨胞的落叶归根的情结的见证。
奋斗与享受:革命精神的一脉相承
沿着园顶革命老区一直向山上进发,来到江口著名的生猪养殖基地。人们印象中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养殖基地,不仅为养殖业的运输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更是见证了革命老区在新时代一个华丽的转身。在养殖厂饲料员小姚的带领下,记者观看了母猪育种培养室。一路上微风习习,树木成阴,即使是在盛夏的正午,却感觉不到闷热和烦躁,带给人一种清凉的体验。在培养室记者看到,整洁干净的环境让预备生产的母猪十分享受,而刚诞生的小猪则贪婪的吮吸着母乳,一个培养室几乎被绿树环绕,完美的体现了生态和养殖业水乳交融的关系。在青山绿水之中,突兀的几栋别墅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据小姚介绍,这是华侨在家乡定居而建成的,在倡扬艰苦奋斗的革命老区,这些豪华的别墅楼栋似乎格格不入。但仔细想来,正是革命老区的艰苦奋斗精神给了华侨在外努力拼搏的勇气和信心,衣锦还乡,实在是对这种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个嘉奖。所以说,时代不同,可能外化的内容有所不同,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直相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