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离不开交通。俗话说:“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自古以来皆系为政之大略,民生之要义,经济之命脉,社会之基石。诚哉斯言,交通,确实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重托,寄托着人民的美好期盼。 忆往昔,车行仙游路漫漫,进城一座桥,出城一条路。解放初期的仙游,仅有17公里国道,110公里的县道村道也是坑坑洼洼,仙游人很是感慨地说:“晴通雨阻”。改革开放之后,仙游周边地区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交通建设,大道通衢连四海的景象呈现在眼前,而此时的仙游仅靠20世纪90年代前后修通的两条路:“三郊线”和“濑榜线”与外界相连。所以外界对仙游的一个印象是“山区县、农业县、经济欠发达县”。应该说,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滞后,高等级路网主要集中在枫亭这个点上,对接高速公路、铁路、沿海、港口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快捷交通网络尚未形成,确实制约着仙游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对接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 看今朝,仙游主动对接全省“三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县域路网沿海化、网络化。这是仙游县不被边缘化的出路,也是实现与莆田同城化、周边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条件。而随着全县325个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贯穿仙游的福泉、莆永、沈海复线、湄渝高速公路和仙港大道、滨海大道、绕城高速、木兰大道仙游段以及福厦、仙龙高速铁路等高等级交通通道的建设,把占全县面积达65%以上的山区、涵盖7个乡镇面积600多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与沿海仙游经济开发区连在一起,而且全面打通仙游与沿海各主要经济区、主要港口的便捷联系通道,将彻底改变仙游交通落后的状况,为仙游的进一步开放、发展创造条件。 交通先行,一通百通。交通的确是地方发展的命脉。要形成高密度的经济联系,必须先建立高密度的交通联系。大交通,必能推进大发展。仙游充分发挥日益凸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就能建设临港产业发展带和海西区域性物流节点,发展“道口经济”,构建“大九鲤湖”旅游体系,为建成中国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撑起一片天。大交通,必能推进大开放。贯穿仙游的国道、省道、县道,路路相连;铁路、高速路、疏港通道,无缝对接;就能深度挖掘传统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参与东西南北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仙港澳和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打造对台合作交流综合示范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大交通,必能推进大转型。仙游以对接高等级路网为契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好资源开发路、产业发展路、城镇拓展路、合作开放路,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迅速积聚,带动大城关,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跳出仙游谋仙游,在更高起点上开创临港工贸旅游城市建设新局面。 交通兴,仙游兴。当前我省正在形成对接国内外大枢纽和大通道的海峡西岸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周边区域蓬勃发展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大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势。面对当前严峻的社会经济形势,仙游要知不足而后进,明差距而奋起,全县上下要立高远之志,展担当之勇,昂头追赶争上游,力争早日实现区位相对边缘县向综合交通较发达县转变,铺就仙游走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