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游有一特色食品线面,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费时费力的手工制作线面已经慢慢的被机器取代,传统手工艺目前正逐步走下坡或者失传,由于制作辛苦、收入低微,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传承,以“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家喻户晓的正宗仙游特产手工线面,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昨日记者在仙游度尾中峰村采访时,看到一位从事线面手工加工有40多年的线面老师傅,揭开线面加工的神秘面纱。这位线面师傅名叫陈金庭,仙游度尾镇中峰村人,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这里,探寻手工线面的制作过程。 陈金庭家位于仙游至西苑公路的路边。记者在陈金庭家看到,一座民房前的小广场排放着各种大小晾架,这些晾架不是用来晒衣服的,而是用来晾晒线面的。记者看到,整个广场都晾晒着线面,细如发丝的线面晾晒在木架上随风摇曳。陈金庭和老伴正在忙碌,陈金庭用木架将线面的一端支好,反复拉着另一端,在均匀的力道下,面越来越细。而老伴则仔细的将拉作几层的面上下分离以保证晒干后线面根根劲道。 据陈金庭介绍,他从事线面有40多年历史,他每年生产的线面数量达6000多斤。线面加工十分讲究艺术,从面粉到形成粉条,还需要很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很耗时。先是要精选优质面粉,然后才能进行加工。线面手工制作时间长,需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等7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制作都十分讲究。线面拉开长度可达1公里长,而细仅0.8至1毫米,拉成丝的线面需要经过晾晒和剔除面团,才能真正打包成匝。陈金庭告诉记者,制作线面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一个盐巴放多少,这个有一定比例,一般10市斤面粉要加盐350克的盐,这个比便也不是固定不变,还受天气影响再适当增减。再有就是面与盐掺合后,手工搓面的时候也讲究技术,要一步一步搓,使面变得筋韧有嚼劲那样子才可以,有的搞出来就不行了,散散的,吃起来没有吃口,没有味,不韧,不经拉。所以在拉面时还要加一些地瓜粉。 陈金庭说,有一副对联曰:“金梭玉帛”、“牵丝如缕”,横批“巧夺天工”,这是用来形容仙游特产线面的。仙游线面,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他说,他是从度尾一艺人学会了线面细作。每年只生产三个月时间,生产期间,每天要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忙碌,将面粉、水、盐搅拌,揉成圆团,然后在案板上划成长条,用手沾油,将面团揉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面条,随后边搓面条边撒薯粉,揉成有弹性的粉条,粉条揉完后,要将一个个高两米、长六七米的木质面架扛到宽敞的巷子里,将面筷的一端插进架子小小的洞眼里,另一端握在手上倒退着向后向下拉面,一条条白色细丝如跳动的“五线谱”。陈金庭说,手上的活儿稍微差点儿,吃到嘴里就是两种感觉了。经过反复拉长,线面的长度可达1公里,细度约0.8-1毫米。这还不算完事,还要时不时用面筷分清线面的层次,以免上下的线面粘在一起。经过这些工序后,线面就可放在阳光下晾晒,最后打包成匝。 据了解,线面是仙游人农历生日时必不可少的主食。放入煮沸的锅内,捞两三分钟即熟,泡进鸡汤、鸭汤、羊肉汤或目鱼猪脚汤内,再加上一个白煮的鸡蛋或鸭蛋,鲜亮美满。由于莆仙话“长面”和“长命”谐音,故莆仙人又叫它“长寿面”“妈祖面”。多年来,仙游特产线面已经融入了仙游文化。结婚,要吃线面,图一团喜气;过生日,要吃线面,图长命百岁;走亲戚,要吃线面,图个友谊渊源流长。因此逢年过节、喜事祝寿,莆仙人都少不了它,俗称“长寿面”。吃面之时,不可将面剪断,意喻延年益寿,一个鸡蛋则象征太平团圆。仙游人祝寿及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五也习惯与亲人一起吃“长寿面”,意喻着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吃面时不可把面剪断,这样才能“一帆风顺”。线面不仅可以煮着吃,炒线面、拌线面都各有味道。 陈金庭说,随着时代变迁,费时费力的地方特产手工线面已逐渐被机器取代,传统手工艺目前正逐步走下坡或者失传,由于制作辛苦、收入低微,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传承。他从事仙游线面加工有40多年,每年收入约1.5万元左右,仅打工收入。由于收入低,制作辛苦,他两个儿子都不愿继承该工艺,现在生产手工线面的艺人越来越少,以“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家喻户晓的正宗仙游特产手工线面,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 由于最好吃的线面为手工制作,陈金庭希望仙游线面加工手艺后续有人,希望更多的年青人关注仙游传统工艺。采访结束记者离开时,陈金庭和老伴还在不断的重复着拉面的动作,虽然忙碌、劳累,但是丝丝缕缕的线面却饱含着仙游线面工艺的传承,正散发着别样的古早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