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县区新闻
一起20年借贷引发的纠纷
法官巧打“三张牌”终化干戈为玉帛
【发布日期:2013-01-25】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晚报城厢讯(记者 林双辉 通讯员 刘明)日前,城厢法院执行法官认真执法为民理念,巧打“三张牌”,成功执结了二十年前的借贷纠纷案。
    办案法官向记者讲述这一罕见的借贷纠纷案,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1993年11月,被执行人柯某因经营生意缺乏资金,先后两次向俞某借了24000元,约定利息2%,期限一年。因柯某逾期未还,俞某起诉到城厢法院。1996年10月24日,法院判决柯某偿还俞某24000元借款及其利息。柯某对法院判决不服,四处申诉上访。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柯某情绪仍旧激烈,抗拒执行,拒不还款。经法院执行员调查,发现柯某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经多次拘留被执行人仍拒不偿还借款,故该案中止执行。
    2013年1月5日,俞某向法院申请对被执行人柯某的财产重新进行调查。经查,发现柯某在惠安洛阳有银行存款20000多元,该案依法恢复执行。执行员对该案进行细致分析后,认为该案如果能够巧用执行“三张牌”,能够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
    巧打“强制”牌。经过对银行存款详细出入情况分析,被执行人柯某在惠安洛阳的银行帐户经常有固定资金进出。故执行员对该银行帐户只进行冻结,不予扣划。通过控制银行存款,强制被执行人到庭和解。
    巧打“亲情”牌。柯某的帐户存款被冻结后,柯某的儿子小柯主动找到法院了解情况。在向小柯介绍案情的过程中,执行员强化其父子关系,希望小柯能够代柯某偿还借款。案件执行如预期发展,小柯表示愿意代父亲偿还借款。
    巧打“风险”牌。在执行和解过程中,申请人俞某与小柯对借款的利息存在较大分歧。俞某认为借款拖了二十年,自己损失很大,希望法院依法计算,柯谋必须偿还所欠本息8万元,而小柯希望能够酌情减少利息,自己愿意支付5.2万元。考虑到小柯系代父偿还借款,执行员决定对申请人做思想工作,希望在利息计算上俞某能够作出让步。执行员向申请人从执行风险的角度进行分析,阐明案件如果进入强制执行,可能会导致部分执行到位,剩余执行款存在较大的执行风险。若进行协调,执行风险系数比较底,是比较妥当的选择。俞某表示考虑一段时间。
    在俞某考虑期间,执行员继续作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的工作,积极促成双方和解。最终,俞某作出让步,被执行人柯某到场对俞某表示道歉,双方握手言和,二十年纠纷终化干戈为玉帛。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