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林翰 通讯员 易振环 陈开国)“以前村里的卫生所用的是破旧的危房,现在新的卫生所是两层的小洋房,宽敞明亮,看着就舒心。”7月 28日,在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说起正在加紧装修的村卫生所,52岁的村医沈国荣喜上眉梢。 柯朱村总人口近5000人,现有村医3名。以前的卫生室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积仅15多平方米,患者多时地方不够用,且年久失修属危房,村医无法在卫生所为村民看病。 今年,该区卫生局在“转作风、勤为民,建设幸福城厢”活动中,主动挂钩帮扶该村新建卫生所,在资金筹措等方面出点子、勤协调,破解资金和用地难题。在区卫生局、灵川镇中心卫生院的引导下,该村“两委”、老年人协会负责人柯金堂通过充分地动员和发动,筹建卫生所的惠民做法得到了村民们的踊跃支持,并自愿集资约15万元;各宫社董事会也鼓励会员捐款,共筹集资金13多万元,于3月初动工兴建,据介绍,新建的卫生所占地面积14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将配套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药房“四室”等功能齐全的设施。主体建筑计划投资38万元,目前资金缺口10万元,进入主体装修阶段。 为提升该村的医疗卫生水平,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标准化设施,一体化管理”的村级卫生所服务,区卫生局共筹集14850元,用于卫生所新址的装修。下一步,区卫生局、灵川镇中心卫生院将多方筹资,在卫生所需配备的器械和设备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帮助他们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村卫生所建得好、用得好,切实让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便捷的卫生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