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通讯员 朱秀花 林亦霞 黄亦丽)11月2日,让涵江区庄边镇走圩村残疾人胡金俊束手无策的枇杷种植经营管理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区残联为他发放了1万元的残疾人小额信用贷款。与胡金俊一样,今年该区共有30名残疾人得到创业小额信贷支持,发放金额达到30万元。 为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贫困残疾人创业就业,该区残联从2007年推出残疾人小额信贷业务,并组织联络员走村入户,与残疾人面对面宣传详解有关的优惠政策。在办理小额信贷服务中,该区残联降低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手续,每位申请人只需找到一位有稳定收入的人员做担保,每年支付300元的利息就可最多申请1万元的贷款,并可以在次年偿还后续贷一次。同时,该区残联也在全区范围内对残疾人的劳动能力、文化程度、经济条件、项目选择、资金需求等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等发放相应数额的信用贷款,引导他们按照市场需求从事种植、养殖等“短、平、快”项目,自主创业,增收致富。 7年来,该区残联共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65万元,帮助135位残疾人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并鼓励和扶持了一大批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摆脱贫困。涵江区国欢镇都邠村的郭存添从事蔬菜种植,3年来先后得到区残联共1万元的残疾人小额信用贷款和5000元的创业就业补助金,使西红柿种植的规模不断扩大,生意红红火火,成为信贷扶持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