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记者 林双辉 通讯员 易振环)记者昨日从城厢区有关部门获悉,该区进一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创新城市管理工作,区环卫处率先在全市成立3个街道环卫国有公司,努力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城市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据悉,为创新环卫作业体制,该区积极探索环卫国有公司运作,龙桥、霞林和凤凰山3个街道办事处先后各自成立了以街道为业主的国有环卫公司,街道作为环卫国有公司的“指挥部”、“董事部”,实行环卫作业项目市场化、网格化、机械化等管理运作方式,着力提升环卫作业管理水平。 为保障环卫国有公司正常运行,该区进一步加大环卫管理经费投入,除新增2500万元作为提高新一轮环卫作业经费外,还安排1500万元作为街道国有环卫公司运作的前期经费,实行街道国有环卫公司零营利化管理,有效地改变了原市场化运作时,承包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减员少投入现象。同时,该区还要求各街道、社区都要不断加强经费投入,确保环卫作业面貌有质的改变。 据介绍,所谓运作市场化,就是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向社会高薪招聘有丰富环卫管理经验的人员,作为项目总经理、片区(社区)管理员、环卫技术指导员等相关人员,并按照市场化管理方式进行运作、管理。 在此基础上,实行待遇绩效化,即环卫人员福利待遇根据其日常工作落实情况,由街道及社区网格进行综合考核,并按照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奖励金三种形式按月兑现。同时,按照网格化方式,所有环卫人员按街道网格管理片区全部融入社区网格,及时将本网格本责任区范围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向社区网格信息员汇报;社区网格人员要参与监管环卫国有公司运作,共同推进环卫作业管理工作。 为确保环卫国有公司作业成效,该区力促督查日常化,每周一、周二至周五分别由由区环卫处、各街道和园区分管卫生领导,带队对城区的环境卫生进行横向、交叉考评,以评促干,以横向交流对比,形成学比赶超的氛围。辖区城区9条主干道通过城管、环卫挂钩走街制度,安排相关人员每天利用1个小时,每条主干道以走路的形式进行“五看”,即看路面、看人行道、看绿化、看设施和看立面,督查路面作业情况,提升城市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