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县区新闻
一位乡村女青年的毛体书法家梦
莆籍80后女毛体书法家郭剑琼的漫漫书法艺术追求路
【发布日期:2014-01-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

 

 

●她来自农村,15岁开始在西天尾后卓村的一个鸡寮里开始艰辛而曲折的书法学习之路……
●她是荣获毛体书法全国一等奖的莆田女书法家第一人     ●她年纪轻轻便获“中国当代著名毛体书法家”称号
●她刚刚获评“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体书法比赛”最高分●她立志将毛体书法的传承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

    引子:1月26日,晚21:35,荔城西天尾后卓村一片寂静。村西头一三层民房二楼灯还亮着,屋里电视正热播央视一套电视剧《毛泽东》第48集,屏幕前,村民郭国华夫妇、女儿郭剑琼和爱人郑建泉凝神注视着剧情进展的每一个细节,关注着伟人毛泽东的一举一动:这是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即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并于四月二十三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毛泽东欣闻战报,挥笔写下气势恢宏的历史名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1:44,当晚剧情暂告一段落。然而,已是当代中国毛体著名女书法家的郭剑琼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决定就着激情,揣摩当年伟人手书的情景,即时手书剧情中毛泽东刚刚创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她知道,书法创作照样需要灵感,这个时候手书的这首诗,形和神是其他时候落笔所不能比拟的。她的这个想法得到一样是毛体书法迷的一家人的赞同。少顷,在她的爱人郑建泉和父母的帮忙下,郭剑琼运气凝神,泼墨、研笔、展纸,扎步弓身,握笔着墨,挥笔即书: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一时,一幅龙飞凤舞、狂野奔放、气势磅薄的毛体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尽收眼底,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解放战争年代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的壮观场面和伟人毛泽东挥笔疾书、直抒胸怀的伟岸身影……
    “我的生命已经和毛体书法紧紧连在一起了,我深切地感受到传承毛体书法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站在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毛体书法字帖前,郭剑琼真诚地向记者道出对毛体书法艺术的追求。记者被这个场面深深地感染了,说真的,要不是在现场亲眼见证,着实不敢相信这幅气势非凡的传神毛体书法竟出自一位年方三十二岁的莆田农村女青年之手。而更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凭着在毛体书法方面的深厚造诣,在不久前北京举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体书法全国大赛中,郭剑琼与来自全国的众多顶级毛体书法名家一决高下,以现场所作的一幅毛体书法《七律·长征》一举夺得大赛一等奖,并获得现场评奖最高分,技惊全国。
    趁着油墨香余味尚在之际,记者的采访由此开始。在郭国华抱来的一大堆郭剑琼不同时期获奖的毛体书法奖状和荣誉面前,郭剑琼和她的家人将一位农村女青年辛酸、执着而弦歌不辍的毛体书法艺术追求与成长之路向记者娓娓道来……


鸭寮拜师,初识“毛体”真面目

    人生的转折点往往是不经意的。说起来,郭剑琼学习毛体书法有些偶然。1997年,15岁的郭剑琼初中毕业,身为鸭农的郭国华把她送到职业学校美术班学习国画。“要学国画毛笔字得跟上”,郭国华就把她交给鸭场邻居、他的好友、农民书法家姚玉明。那时姚玉明已年届花甲,他的嗜好是临摹毛体书法,且一练就是四十年,一手毛体狂草几乎达到形神酷似的地步,被四乡八邻的人们誉为隐居在乡间的农民“毛体书法大师”。
    那年暑假,郭剑琼来到鸭场,和早在那里学习的姚玉明孙子和孙女一起学书法。姚玉明对她们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她们每天练习5个小时以上,先从笔划开始,学握笔、运笔,练习横、竖、撇、捺等基本功。姚玉明告诉她们,基本功非常重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学习书法就会偏离方向,不会进步。很多时候,郭剑琼练字练得手都酸了,但她仍坚持练下去,直到写不动了才休息。之后,她们先学柳体楷书。学一段时间后,再学欧体。当时,她们在夏天树荫下练,虽然树下不太热,但蚊子很多,特别是小蚊子叮得手脚都肿了,没办法,她们就点起蚊香来坚持练。每天下午,当太阳比较弱一点时,姚老师还带她们到西天尾地税所操场上用大扫把在地上写字,锻炼和增强她们的臂力。一个暑期练下来,郭剑琼的臂力大增,写起字来更稳当,更能控制。
    暑假以后,上学了。郭剑琼就用星期六、星期日时间坚持练。练了一段时间,姚玉明就教她练习写唐诗,并开始参加全国性的青少年书法比赛。在第一次参赛得了三等奖后,郭剑琼信心大增。为了提高她们的书法水平,姚老师还专门征订了中国书法报等有关报刊,让她们学习。此后只要有比赛,他就鼓励她们去参加,这样从1997年底起,郭剑琼参加了许多全国性的青少年书画比赛,比赛得奖从三等奖到二等奖,再到银奖、金奖。1998年,郭剑琼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2002年,在厦门参加第九届全国推新人大赛福建分赛区比赛时,郭剑琼的作品隶书《沁园春·雪》获分赛区成年组十佳奖,并被推荐参加第九届全国推新人大赛总决赛。


京城参赛,“毛体传人”再指点


    现在算起来,去北京参赛是郭剑琼向毛体书法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002年7月,郭剑琼到北京参加第九届全国推新人大赛预赛期间,被邀请参加了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赛的颁奖大会,获成年组金奖。在这里,郭剑琼认识了前总参文化部长、被誉为“毛体书法传人”的李静将军,她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毛泽东视她为知己,并曾赠送亲笔手书与她。李静对这个有着扎实书法功底和对毛体书法有所研习的小姑娘十分厚爱,她对郭剑琼说:“你现在有这么好的基础,要认真学习毛泽东的书法,它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李静还特地教她学习毛泽东书法的技巧和方法。这样,郭剑琼便在参赛期间开始重点学习毛体书法。
    参加预赛回来后,郭剑琼把李老的教导告诉恩师姚玉明,姚老师对李静老师的想法很欣赏,并称和他的想法一拍即合,连声道:“好!好!这次参加北京总决赛就要拿毛泽东的诗《长征》的毛体书法作品参赛,一定要苦练和巧练,掌握方法,争取拿出好作品。”在姚玉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郭剑琼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临摹和苦练,终于写成了毛体书法作品《长征》。姚玉明看了作品后夸赞说,写得不错,可以上台面了。当年10月20日,在第九届全国推新人大赛上,郭剑琼的毛体书法作品《长征》获书画组十佳银奖(不设金奖),轰动北京。从此,她便迷上了毛体书法,开始认真系统地学习和临摹毛泽东的诗词《长征》、《六盘山》、《蝶恋花》、《沁园春·雪》等作品。几年来,郭剑琼除了临摹毛泽东的诗词书法作品外,还创作了《秋收起义》、《立志》、《咏蛙》、《重上井冈山》等毛泽东诗词的书法作品,在毛体书法界已小有成就。


暂露头角,深谙“毛体”精气神


    在学习毛体书法的这几年里,郭剑琼的毛体书法不断在各种全国性的书法赛事中获奖。她说:“每次获奖,我都把它当作一种动力。”
    时间到了2008年,郭剑琼获得首届毛体书法家评选活动组委会评选的“全国三十佳”优秀选手,评委会这样评价她:“郭剑琼的毛体书法精于结构,讲究点划,注重行笔,谋在章法。她的字劲健挺拔,器宇轩昂,运行笔笔到位,字、行各相照应,既体现女性书法家的精细,又不显露脂粉痕迹。”
    不久,郭剑琼加入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被聘为常务理事,并参加了毛体书法全国巡回展活动和现场笔会,作品先后被北京商会、上海世博会、韶山红馆、井冈山纪念馆、铁道建工集团等单位收藏,并被上海红十字会公益拍卖用于人道救助。去年十月底,由中国扇子艺术学会等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书画展中,郭剑琼的书法作品毛泽东的《心之力》参展。去年12月中旬,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由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届毛体书法艺术家评选”活动中,郭剑琼以最高分获得了一等奖。


传承在肩,弘扬“毛体”正起程


    郭剑琼说,她现在经常怀念恩师姚玉明,是他将自己几十年对毛体书法的揣摩心得和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与她,让她受益和成长。谈到对毛体书法的学习心得,郭剑琼说,学习毛体,不单单是临摩其外在的笔划结构,更要悟出其书法的灵魂,从整体上把握毛体的精华所在。所以,在多方搜集毛泽东手迹并专心学习临摩外,她花了大量的精力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作品,详细了解各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理解其思想内容和创作主题。她认为,毛泽东诗具风采,字能达意,诗字交相映照,倍增神韵。从某种意义上说,毛体书法等于毛泽东诗词的解释,是毛泽东诗意的外化,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毛泽东从来不把自己当作书法家,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毛泽东执意“违反”书法的美学原理,如一般书法讲究“单字不成行”,这条“戒律”到了毛泽东手里,便常常被置之脑后。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中,“单字成行”屡见不鲜,《长征》末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颜”,大胆发挥,一字成行;《采桑子·重阳》中,末句“廖廓江天万里霜”的“霜”,也是龙飞凤舞,单独成行!不难看出,毛泽东的书法不仅仅表现在书写的潇洒狂放,更着意于精神境界淋漓尽致的最佳发挥,让自己的字更好地表达词语的意境,营造一种独特的气势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在这几年中,郭剑琼去过全国许多地方参加展览和现场笔会,与许多毛体书法老艺术家们交流,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使她受益匪浅。中国毛体书法协会会长毛世霖引导她要积极参加协会的各种活动,多创作自己的毛体书法作品,在临摹基础上力求提高。毛体鉴赏家李树庭老师曾对她说,要认真临写毛泽东主席60年代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是毛泽东书法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是毛书的精品……
    说到将来,郭剑琼说,书法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毛体书法博大精深,自己将一切从零开始,力求不断创新,向老艺术家们学习、请教,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创作出更多的毛体书法作品。同时,她希望下一步能办一个毛体书法培训班,招一些学生,硬笔、毛笔一起培训,培养一些喜欢毛体书法的学生,为弘扬和传承毛体书法这一中华书法艺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没有外在的平静,没有内在的安宁。不苟言笑的郭剑琼在蛰伏恒久而一朝扬名京城之后,仍显谦虚谨慎。郭剑琼还很年轻。记者有理由相信,有家人的全力支持,有国内毛体书法大家的鼓励和传带,她对毛体书法艺术的追求和传承之梦,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完美的实现。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