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溪龙华寺位于仙游龙华镇灯塔村宝幢山下,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距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这座禅院兴于宋朝,鼎盛于元朝,彼时该寺拥有僧众近500人,占全仙游县僧尼总数的一半。元朝元贞年间(1295—1296),成宗皇帝诏命龙华寺掌管仙游西面和南面十一院七十七庵共八十八座院庵,香火十分旺盛。值得一提的是,该寺南面还矗立着两座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兴建的高44.8米八角五层空心的石塔,比泉州开元寺东西塔还早建近100年,比莆田释伽文佛塔早建36年,该塔饱受兵火的洗礼,始终巍然屹立着。 柯潜(1423—1473),字孟时,号竹岩,明景泰二年(1451)高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柯潜告假返乡省亲。在省亲期间,柯潜游历了莆仙大地上的许多名胜古迹,并题咏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仙溪龙华寺》就是他游览了盛极一时的龙华古刹后所赋的一首诗。诗中写道: 宝幢山下烟霞古, 老树如龙欲飞舞。 花气薰成五色云, 泉声散作千林雨。 我爱溪山事事幽, 锦袍醉踏东风游。 题诗净扫岩头石, 把酒还登竹外楼。 空门自与人间别, 夜榻焚香卧清绝。 明朝长啸拂衣归, 闲却溪风与山月。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12句,分三个韵写成,与此相应的,诗中共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让我们来仔细领略一下作者笔下的龙华寺以及作者在游览龙华寺时的情感。 在本诗的第一节里,甚至在全诗中,作者并不着墨于龙华古刹及寺前古塔如何的雄伟壮观和香火如何的旺盛,作者简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干脆来个只字不提。在这一节里,作者选择了四种极具典型的事物来描写龙华古刹所处的环境。这四种典型事物分别是“烟霞”、“老树”、“花气”和“泉声”。来到宝幢山下的龙华寺,不能不提到“烟霞”,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烟霞”与龙华寺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传说,当年江苏镇江甘露寺僧人惟胜杖锡南来,看到宝幢山“烟花苍苍,花气如云”,就在山下结茅为庐,卓锡于此。一天清晨,帷胜和尚站在茅庐之外,忽然看见云雾缭绕的宝幢山上有两条巨龙,各自口衔一朵莲花向茅庐翻腾而来,惟胜和尚伸出双手接住莲花,并恭奉在茅庐中的佛像前。武则天垂拱二年(686),人们把这座茅庐扩建为禅院,唐宣宗大中二年(848),皇帝亲赐“龙华万寿禅院”匾额,从此龙华因寺而得名。作者用“烟霞古”三个字回顾了这段引人入胜的传说和历史。然而,作者的思绪和视线又很快回到眼前的景物上来。你看那古松,多么像盘旋欲飞的苍龙;你看那五彩斑斓的云彩,那是被寺院周围的花气薰染所致;你再听听那哗哗作响的泉声,洒落的雾水正化作甘露般的雨水滋润着宝幢山上那成千上万株林木。从古老的传说到眼前的古树、眼前的花和泉水,好美啊!人们不禁要从内心深处发出赞叹:好一幅山水画呀! 在本诗的第二节里,着重写作者“醉踏东风游”的情景。在这一节里,作者劈头就写“我爱溪山事事幽”。一个“爱”字表达了作者何等浓烈的情感!这里清澈的溪水和那碧翠的山峦是多么的幽雅和隽美呀,怎能不叫人如痴如醉地去爱恋呢?!所以,在这一节的第二句里,作者紧接着写道:“锦袍醉踏东风游。”这里的“醉”字,同样是作者浓烈情感的流露。一个“醉”字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身着锦袍的作者踏着和煦的春风到此游览,已经被这里的一般般一件件景物所陶醉。紧接着作者着着实实地忙活开来,自然,他并不是忙着抬头观佛,也不是忙着举步登塔,而是忙着岩头题诗和把酒登楼,多么优雅的举动呀!而这些举动又是与身着锦袍的作者的身份多么的适切呀。 在本诗的第三节里,作者着重写当夜留宿龙华寺的所为和所思。作者直白地告诉人们:这里的幽雅清静与喧闹吵杂的世间有很大的不同,躺在香榻之上,静听那轻轻吹拂在溪面上的风声,静观那洒在山上的朗朗的月色,心情是多么惬意呀!想起明天早上就要离开这里,作者的心里多少有点依依不舍、多少有点惆怅!“明朝长啸拂衣归,闲却溪风与山月”,一个“啸”字,一个“闲”字,已经把作者的这种情感和盘托出了。这里的“溪风与山月”因作者的到来而忙活着,——作者忙于题诗,忙于登楼,忙于听风,忙于观月,因作者的即将离去而即将“闲”着,一忙一闲,说明作者已经与“溪风与山月”之间建立了多么深厚的感情,难怪作者要“长啸”而归。作者在这里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感。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拟人化的写法,给人留下一种清新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