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安得广厦千万间
——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发布日期:2012-06-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刘建成】
    每当我们漫步在高楼林立的县城街道上,站立在徐徐升降的电梯里,安居在宽敞舒适的套房中,你不觉得有首古诗里,有个诗人所期盼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今天不就成了现实吗?这诗人就是杜甫,这首诗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今年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712—770)诞辰1300周年。学生时代,我们毕竟“初入茅庐”,对杜甫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内涵理解肤浅,知之甚少,只是觉得那些“南村群童”很调皮,怎敢“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竟让一个年已五旬的老人“归来倚仗自叹息”呢?
    从字面上理解,本诗所描绘的情景是:八月秋高,秋色昏黑,风怒号,云墨色。茅屋中,“布衾冷似铁”,“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而杜甫在“唇焦口燥”的孤独无助时,在安史之乱“少睡眠”的情况下,焦虑的不是“屋上三重茅”被卷了,不是“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家,也不是“恶卧踏里裂”的“娇儿”,而是担忧“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于是发出了“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呐喊。古人说“诗言志”,诗人关心百姓疾苦,深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体贴民生疾苦,自发的民生情怀,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辗转四川,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暂时有个栖身之地,感到自足自乐。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无法冲淡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而忧思,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跃然纸上。
    杜甫一生写下了1500多首诗(也说流传下来1400多首。当然,“写下”有别于“流传”,“写下”的诗有的也许丢失了)。杜甫的诗歌,内容十分丰富,而其中不少是反映民生的。据说,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了仅4年,先后就写了240多首诗。近期,上书店买了本新版的《千家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说是“千家”,其实只有122家,新版的摘选了226首,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片佳作,其中杜甫的诗最多,有26首。杜甫的大量诗歌是贴近民生的,要不怎能成了“千家诗”,成了在千家万户中传诵的千古绝唱呢?
    杜甫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了解百姓,同情百姓,描写百姓,体贴民生,在那个还没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封建社会,显然是难能可贵的。杜甫诗里,“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大量的诗句无不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疾苦,抨击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心声。
    如今,成都的杜甫草堂成了旅游景点,也被现代人修饰美化了很多。我想,有生之年争取去趟成都,拜访草堂,缅怀伟大的诗人杜甫,算是幸事。我还想,这么一首抑扬顿挫的诗,奈何没人把它谱写成歌,谱写成独唱和大合唱融为一体的雄壮歌曲?
    1300年过去了,“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冬至》)历史在年代更迭中发展进步。今天,杜甫所抒发的“人生七十”不再是“古来稀”了,到处莺歌燕舞。也许,你如果认为这仅是县城的脚步,不足为奇。那么,你可到乡下去走一走,看一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也在日新月异变化之中。
    尽管如此,衣食住行依然是当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购房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如何解决住房,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让百姓都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是我们执政党时刻不能忘怀的民生工程。
    “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今天,我们再读杜甫的这首诗,设身处地,对杜甫的处境难道不值得同情吗?对杜甫的民生情怀,难道不值得敬仰吗?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