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帝王多妻是一大特色污点,所谓“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妃嫔成群,可谓司空见惯。但事物皆非铁板一块,明朝的孝宗皇帝和其张皇后,就是一夫一妻一子的典范。在中国历代几百位皇帝中,也只有这位明君独树一帜,被誉“唯一”。 孝宗,即朱祐 樘(1470—1505),是明朝第九代皇帝。他执政期间,廉洁贤明,革除弊政,恭俭爱民,创立了明王朝的中兴时期,堪称“中兴之令主”。特别是私生活方面,他和庶民一样,一辈子只娶一妻,完全改变了历代皇帝好色多妻陋习,一生只有一个独生儿子,即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 孝宗为何只一妻?俗云“人各有志”、“麻油韭菜,各有所爱”。皇帝也是人,也有人的思想爱好,孝宗贵在志重国家社稷,轻个人之乐,把毕生精力用于治理朝政;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和他苦难童年有关。孝宗是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宪宗在位23年,一生独宠万氏贵妃。实际万氏乃比宪宗大17岁的半老徐娘,长也并不美。史称其腰如水桶,貌活拖拖一大妈,但宪宗对其却“三千宠爱在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让人百思不解。 据说万贵妃自小侍候宪宗,宪宗患有疝气,万氏擅长按摩,常经其手疗,宪宗才好入睡,故宪宗离不开她。万氏年轻时也曾生一子,可早夭折,此后就再无生育。万氏因此伤透脑筋、怨天尤人,她把怨恨都发泄到其他妃子上,自己不会生子,也不让别人生子,为除别人“母以子贵”,凡同宪宗有幸怀孕的都被她跟踪暗算,或下毒或找罪名害死,连皇子也难逃其劫。 成化三年,宪宗曾宠幸过一个当苦工的宫女纪淑妃。史称纪氏本是广西瑶族人,成化元年,官逼民反,瑶民造反,被宪宗镇压下去。结果瑶民俘虏被挑些年轻的男女送来京做苦役,纪氏也在内。因其聪慧超人,入宫后不久,就通习汉语,被分配去管藏书馆。一次宪宗来书房,偶见其貌美如花,口齿伶俐,对答如流,故垂涎欲滴,临幸了她。不想纪氏很快竟怀孕了。万氏察觉,马上派人加害,只因纪氏人缘好,万氏指派的宫人动恻隐之心,不忍下手,就谎称她肚里是瘤,并非怀孕。因而纪氏只被贬到安乐堂,逃过一难。 在众宫女掩护下,纪氏终在安乐堂偷偷产下一子,但她心慌至极,想及万氏心狠手辣,将招大难临头,并必定诛连他人,她只好下狠心,把亲骨肉抱给太监张敏,让其溺死。谁知太监张敏心地善良,不忍荼毒无辜,又想皇上至今被万氏害得仍无子嗣,就冒杀头之险,悄悄在安乐堂扶养了这孩子。这个十分不幸又万分有幸活下来的婴儿就是朱祐樘。在宫中众善呵护下,祐樘长到6岁,万氏和宪宗仍恍然不知。 宪宗年至三十,还无皇子,这让他神伤不已。一日,宪宗召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看着镜中自己憔悴脸庞,他感慨万千对张敏说,自己年大了,却还没有太子。张敏听着,灵机一动立即跪拜于地,道出宫女纪淑妃生子之事。适时在旁的太监怀恩也为之作证。果真有此幸事,宪宗听罢喜出望外,立即下旨迎取皇子。祐樘来到宪宗前,依母纪氏再三叮嘱,立即扑到宪宗怀里,既童真叩首又亲热叫着:“父皇、父皇”。宪宗看到这活泼可爱的小孩,父子之情油然而生,他悲喜交集,连连说:“像朕,像朕,真正是朕的亲儿!”于是传喻内阁,公布皇子出生之事,并特赦天下。年已6岁却一直无姓名的皇子,这时才名正言顺被起名。 万氏获知此讯,犹如五雷轰顶,她气急败坏、牙咬咯咯响,结果纪淑妃惨遭毒害,万氏很快派人到其新居永寿堂把其活活勒死。太监张敏知道躲不过,逼于无奈,也吞金自尽。张敏用自己的死换得 皇子的活,如果他日有知,这孩子即位后,恭敬勤勉,为百姓宵衣旰食,终作为中国著名有道之君而名留史册,相信张敏在九泉之下也会含笑的。其时,小祐樘虽和死神擦身而过,心里却烙下无限悲伤。有幸的是,他命大福大,很快被正式立为太子。 万氏贼心不死,绞尽脑汁要对太子下毒手。幸好内阁大臣商辂等为保住这个唯一的皇子,极力奏议将太子交给宪宗的生母周太后抚养,才使祐樘幸运活下来,并受到良好教育,每天读书练字、学经习武,终为后来成一代名君打下坚实基础。 万氏岂肯甘休,她存心要寻机害太子。一次她虚情假意甜言蜜语邀请祐樘到其宫来参加宴会。俗云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连周太后也阻不了。太子只好去了,万氏格外殷勤请他吃最好吃的,他婉言推辞,一直按周太后吩咐,说自己吃饱了,最后没法竟心不由己说:“恐怕有毒”!这使万氏又怕又恼火。接连几次,又欲加谋害,但均未得逞。 万氏害不了太子,思忖将来宪宗一旦殡天,太子称帝,自己定然难逃一死。于是一不作二不休,一方面另变一手,采取放宽,不再残害宪宗临幸的宫妃,企图能多几个皇子同太子争权。果然相继祐樘又有了11个弟弟。另一方面,她大肆在宪宗面前抵毁祐樘。因皇子俱增,储位之争升温,宪宗在立皇储上已游刃有余,故经万氏和其党羽梁芳等力劝,宪宗庸弱头脑动摇,决定易储,欲废祐樘,另立太子。宪宗即召司礼太监怀恩拟旨,不料怀恩以头碰地,死拒不从,宪宗没法,只好罢了怀恩的司礼监掌印,坚持要易储。 正当太子位处风雨飘摇之际,山东泰山发生地震,钦天监即顺水推舟,奏报这地震与将易储有关。宪宗迷信思想浓厚,怕弄得天怒人怨,不堪设想,因而,就搁下了这易储想法。 万氏费尽心机谋夺储位不成,一筹莫展,终郁结成疾,于宪宗二十三年春一命呜呼哀哉。宪宗看万氏走了,颓然自叹:“朕也活不长了”!果真,其七月召太子辅政,八月就驾崩,追随着万氏到阴间地府去了。于是孝宗祐樘继位,改年号为弘治。 孝宗自幼几经磨难,九死一生,深知民间多艰。他看着万氏把自己母亲及众多宫人害死,看着得势宦官横行无忌、为非作歹,看着朝政腐败、生灵涂炭,故不仅早熟,也养成了嫉恶如仇的个性。 所以孝宗一登基,首先就严惩了万氏红人宦官梁芳和礼部右侍郎李孜省等,接着又肃清了混入后宫和朝中的一大批奸佞之徒。被罢免的传奉官、清理出去冒领官俸的僧徒等就达3千多人。在剪除奸邪时,他又有分寸,只对个别非杀不可的,如曾被宪宗任为国师的妖僧继晓等罪大恶极的才予处死,一般只采取罢官,并不大开杀戒,故减少了革除弊政的阻力。孝宗又注重选贤任能,强调“务得实迹以闻”选拔官吏以实绩为重,故能有效起用正直贤德之士,身边很快就汇聚了如王恕、马文升、李东阳、谢迁、刘建等一大批精明能干的名臣,为明代中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史称弘治年间“众正盈朝”、“号为极盛”。 尤其是孝宗和张皇后一对恩爱夫妻,患难相交,张皇后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夫妇俩相敬如宾,每天同起同卧,谈古论古,振顿朝纲;理朝治政之余,为美满生活,一同吟诗作画、听琴观舞,朝夕与共,同享其乐,故名副其实成中华民族和谐家庭的一大典范,虎柄千秋,令人钦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