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老一辈人写的文章,因为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值得借鉴;当然,我更欣赏那些反映“夕阳红”的文章,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许多自己欠缺的东西。近日,再次拜读台湾作家三毛的《稻草人手记》一书,其中那篇记叙邻居老人的文章《这样的人生》,又一次引起我的共鸣。 首先是文章的标题吸人眼球,引人深思。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写谁的人生?让人产生急于阅读探知的欲望。其次是选材富有代表性和趣味性。文章通过几个看似普通却很有趣的故事,描述了生活在北非加纳利群岛上一个老人社区的活动概况,反映了文章结尾所揭示的主题: “人生的尽头,也可以再有春天,再有希望,再有信心。我想,这是他们对生命执着的热爱,对生活真切的有智慧的安排,才创造出了奇迹般灿烂的晚年。” 三毛对老年人起初并不好感,她一向听人说:“大凡天下老人,都是噜苏悲伤自哀自怜”的,所以“一向不跟邻居来往”,不愿意“跟邻居混得过分密切”,怕被打扰,怕“失去安宁”。她甚至把老人看做“老废物”、“老疯子”、“老家伙”。她孤弱寡闻,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甘于寂寞。但是迁居到北非加纳利群岛后,却渐渐地和当地的一群老人融入在一起,渐渐地被那些老人们所感化。 她第一个打交道的是个瑞典国籍的清道夫。他自觉地免费打扫街道,而且扫后“再用一块抹布把地用力来回擦,他擦过的街道,可以用舌头舔。”直至那个“美丽的社区清洁得不能穿鞋子踩”。而那老人觉得“扫地,是扫不疯的,不扫地才叫人不舒服。”我不禁想起仙游县城的东门古桥,每天清早都有着两个姑嫂关系的老妇人,持之以恒地坚持义务打扫着那座古人建筑的大桥,至今不知义务了多少年。她们之所以那样做,大概就是在践行着积德、行善的中国传统文化罢了。比比我们城里的步行街,卫生环境实在无法与之相比。 德国的一对老夫妇,请她去散步,沿着海湾步行看日出。三毛从老夫妇那里受到了一番教育:“人有脚,不肯走路做什么?”“年轻人,要常常走路,不要老坐在车里。”从此,她渐渐体会到“世上的老人五花八门,我慢慢地喜欢他们起来了。”用我们中国人现代语言表达,就是经常接触普通百姓,特别是那些饱经风霜、历经沙场的老前辈,逐步转变自己的人生观。她开始发觉:“这批老废物可也很给我受益。” 那位“提着油漆桶”粉刷自家墙壁的老头子,三毛起初以为他是“花匠”,因为他帮助三毛栽种的洋海棠“长得欣欣向荣”。那老头子呢,风趣地自我介绍是“钱匠,在银行里数别人的钱。”作者通过自己动手,栽种花草,体会到“完全照书上说的在做,是不行的”,要靠实践。联系传统的“养老观”,三毛体会到“养儿何须防老”,“中国老人和美国老人比较悲观,欧洲的老人很不相同,起码我的邻居们是不一样的。” 三毛笔下最后一个邻居老人艾力克,74岁,“退休了,常常替邻居做零工,忙得半死也不收一毛钱。”“每天拖着工具东家做西家修,怎也老不起来。”这个老人会拉小提琴,跳起圆舞曲来很优雅,让作者感动的是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短促人生的把握”,感到“生命是这样的美丽”。当三毛找他借锯子时,才知道艾力克已和一个邻居老寡妇安妮同居,看了双方家庭原来的全家照片时,抒发了一句可以成为经典的名句:“我们都有过去,我们一样怀念着过去的那一半。只是,人要活下去,要再寻幸福,这并不是否定了过去的爱情。” 三毛在本文选择了4位邻居老人,都是普通平凡的从不同岗位上退下来的劳动者。他们的晚年生活是多么的灿烂,他们的身上凝聚着上辈人勤劳纯朴、退而不休和老有所为的闪光点。他们的晚年和夕阳一样灿烂,是黄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的,大凡从劳动岗位或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前辈,应当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当然,必须保障在“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基础上。 三毛也是个热心人,她有自驾车,也想服务于人,“遇见年高的人我一定停车,提了东西在走路的人我也停车,小孩子上学我顺便带他们到学校……总之,我的车很少有不满的时候。当然,我载客的对象是同一个社区里住着的人。”尽管她自言说“本人是势利鬼,不受益的朋友绝对不收。”可是她还是对邻居公开表态:“万一有什么事,我有车,可以来叫我。”多么热心肠的一个女人呢。 作者居住在那个“都是北欧人和德国人”的海边社区,跟许多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外国老人家打交道,与他们和谐相处,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她深有感触:“这一群当初被我视为老废物的家伙们,真给我上了一课在任何教室也学不到的功课。” 是的,这功课就是社会课、实践活动课,也是人生必修课。 是的,他们的晚年是灿烂的,我们的晚年也应该是灿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