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后仙游画派中的新亮点
——读蒋金读先生《川谷斋文札》有感
【发布日期:2012-12-11】 【来源:】 【阅读:次】【作者:卢永芳】
    在中国绘画史上,任何一个画派的产生,发展及至成熟,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都会具备其独特的哲学基础、艺术理论、造型形式与语言、艺术领袖与重要作品、审美情趣等所构成的价值体系。然而,遗憾的是,仙游人最津津乐道,福建史上首屈一指的“仙游画派”,固然曾经名闻遐迩,颉颃北齐,但其理论构造与概念推广仍然十分欠缺,以致有式微之疲。可能正是以上这一缘故促使蒋金读先生不顾九十高龄,毅然隆重推出《川谷斋文札》,它不仅可以答谢其亲朋的贺寿之谊,还能弘扬仙游传统国画艺术,一箭双雕,诚为难得,值得喜欢或乐意探寻“仙游画派”的朋友们耐心研读。
    蒋先生的《川谷斋文札》共有五辑,分别为:精品赏析,翰墨寄语,人生履痕,诗文抒情和附录。其中精品赏析是对李霞、李耕、黄羲的主要作品进行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欣赏分析,从而着重论述李耕的奇拙法,大布白的构图法,李霞的人物画法等,极其精确地揭开了“仙游画派”艺术领袖的重要作品的神秘面纱,令人叹为观止。而翰墨寄语则先从缅怀李耕开始,逐步剖析他的创作实践与感想,坦率地吐露了他对仙游国画艺术继承与发展问题的关切与意见,有的放矢地辨析了继承传统与立足创新的重要作用,毫不吝惜地公开了他的重要作品——《十八学士登瀛洲》的创作体会,为热爱国画的朋友们准备了丰盛的艺术大餐。随后的人生履痕与诗文抒情两辑则是侧重展现他的人生经历与修养,是读者全面认识蒋先生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切入点。至于附录的内容则是部分社会贤达对该文札的真切品评,不乏机锋与珠玉,堪称清音与俊赏。一言以蔽之,本书五辑,重在前三。
    我之所以会说《川谷斋文札》共有五辑,重在前三,是因为“仙游画派”的名声不可谓不大,但外人对它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于有些专业人士也常一头雾水,不知底细。这时,蒋先生适得其所,奋笔直书,要而不烦地胪陈了“仙游画派”的渊源,名作,技法,布局与看点,虽然他未能将它们高度的系统化,理论化,但他至少给我们提供了窗口,指明了门径,特别他是作为一位有着九十高龄的长者仍能不断思索与总结,实在是弥足珍贵,不失为后仙游画派中的一个新亮点。如果“仙游画派”的传人们都能有李耕先生“长到老,学到老,不能半途而废”的艺术追求,有蒋金读先生如此的坚持不懈,那么“仙游画派”的辉煌可以延续,国画界的视线一定还能被仙游吸引,而多数人对“仙游画派”的陌生感也会一扫而光。不可否认,假设的东西总是过于美好,但现实却很严峻,因此,蒋金读先生的《川谷斋文札》与其说是他自身的艺术反刍,不如说是李耕传人中的自信呐喊。
    事实上,一个事物有其兴起,难免衰绝,具体延续的时间长短则取决于源头与承续。粗源必有长流,这是毫无疑义的。由此可见,“仙游画派”能叫多久,传多长,评估源头是必要的,提点新人也是刻不容缓的。放眼当前,国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连仙游都一跃而成为中国三大油画生产基地之一,并正在积极打造“国际画都”,那“仙游画派”要走向何方,显然是值得李耕传人们认真思考的命题了。一直以来,我认为后仙游画派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多是少跨两步,一是未曾画出独特性,二是缺少出口转内销。李霞以《麻姑晋酒》扬名,以《十八罗汉渡江》和《函谷跨牛图》荣身;李耕以《弥勒佛》受赏,以被印尼总统苏加诺收藏为缘,得周恩来亲自过问而飘香;黄羲的画独具一格,早已饮誉海内外。对于现今仙游籍画师画匠,我不甚了然,不便评说,但蒋先生成名已久,再加上年岁已高,没了名缰利锁,便多了份超然,于是有了《川谷斋文札》,有叙说,有感慨,有独特的视角,有深沉的观照。如果有人见到本书,不管你是老还是少,是行内人还是门外汉,建议翻一翻,必有所得!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