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我的篆刻情缘
【发布日期:2013-08-16】 【来源:】 【阅读:次】【作者:顾中奇】

    我从小就歆羡艺术,特别酷爱书画。
    上初二时就得过学校习字比赛初中部中、小楷的第一名。在闽北山区插队、工作的十来年间,逢年过节或出墙报专栏,胡弄两下子也颇得好评。1983年6月调回莆田后,因家乡文化底蕴丰厚,翰墨、丹青高手众多,自己连半两棉花都称不上,怎敢在如林强手面前班门弄斧?遂老实紧攥刻刀,从头学起。磨磨刻刻,刻刻磨磨,不厌其烦地耕耘在方寸之间,一步步深入金石世界。慢慢地与篆刻这门古老、高雅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结下了深挚的情缘,至今仍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篆刻是东方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在方寸材料上,浓缩并巧排几个或十几个乃至更多的篆字或惟妙惟肖、和谐醒目的图象,仅用线条形意分朱布白,达到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流畅生动的雕刻神韵,全面展示作者古文字学、金石学、文学、美学等各种素养的储备含量。这不仅需要勤奋,需要学养,需要积累,需要悟性,需要激情……我从了解熟悉历代汉字的结构特征,掌握篆书的偏旁部首结构原理及其衍化规律入手,如所谓“六书”和各种书体、各种书法风格的历史演变,观澜索源,反复研究揣摹名家印谱中不同流派各异风格的作品,振叶寻根。感悟“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奥妙,理解印章本身“形”上所具有的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质”上所具有的刚柔、粗细、强弱、润燥、残整、轻重,“势”上所具有的疾徐、动静、聚散、抑扬、进退、浮沉等等对立的因素。勤看资料、勤记录、勤临摹、勤请教、勤揣摩、勤反思、勤观摩、勤对照,持之以恒。就一方印石、一把刻刀,随着情感的激荡,遨游于印海之中。执着探索,锲而不舍,春夏秋冬,矢志不渝。篆刻对于我,是春风得意时灵感的涌动;是如牛负重后短暂的休憩;是陶冶情操时爱好的倾注;是交友联谊时诚信的奉献;是遨游艺海时光的见证……
    随着岁月和技艺的增长,我的作品逐渐在省内外十几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另外,也常常应邀为机关、单位及个人出版的书籍捉刀润色。
    这些年来,有幸为众多著名书画家、社会名流、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及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典、德国等外国友人刻过印。十多年前一个秋夜,还应急通宵达旦为台湾鹿耳门圣母庙虔镌妈祖庙宇印章。1994年、1997年参加水利部举办的第一、二届全国水利艺术节书画展并获奖;2007年,我以情系妈祖为主题,参加由省总工会、省文联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职工中国书画艺术展”获优秀奖;2010年获《国家电网报》举办的“献给母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学艺术作品”三等奖。
    我觉得,一件作品的产生与个人禀赋、阅历密切相关,有它特殊的缘起和作者即时的创作心态、感受渗透其间,其边款、印文中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丰富的时代信息。一方印章往往串联着一段友情、一椿人事、一则史实甚至一起世间沧桑……如痴如醉金石缘,妙处难与君说!

 

    艺术简历:
    顾中奇,1951年生,系福建省书协会员;市邮协理事、市摄协理事。歆羡书画,尤善金石。篆刻入选省首届艺术节;第一、二届中国水利艺术节;海峡两岸职工中国书画展;《国家电网报》“献给母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学艺术作品征集”三等奖等,作品时常见诸报端,书法以隶、篆见长。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