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朴实字字情
——读李振东散文集《红叶秋晚》
【发布日期:2013-08-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闻功】
(温建茂 书法)
最近,李振东先生的第二本散文集——《红叶秋晚》出版。余接到赠书后,接连翻阅几天,写下这么一点见解,与之共商。 此不单在于该书有引人的艺术魅力,且在于作者有可贵的人格力量。这里不妨先举一例,即余退休后,因工作之需,曾主持举办市中小学生的演讲和新童谣创作演唱等比赛。老李对此类活动是行家,并也已退休。于是,余邀其一起当评委,他均热心参与。这在有的人看来,让一位副厅级老领导来当小字号评委,好像又累又有失身价,但他没有架子,不仅真诚发挥余热,且办一丝不苟,给人留下难忘印象。故眼前,他的力作接到手里,尽管酷暑,余怎能不抓紧拜读。 该书《红叶秋晚》共分四辑:一、“生命感悟”,系作者痛悼爱妻的系列散文;二、“童趣叟拾”,是其对自己祖籍地——晋江安海童年生活的深情回忆;三、“心灵之约”,为人物风范描述之文;四、“触景生情”,为旅外游记作品。全书43篇、约18万字,内容真情实感,文笔清新质朴,读之感人至深。 其中最为感人的是头辑“生命感悟”。书中述道:其妻在同顽疾拼搏的近五年历程,是其生命中刻骨铭心、终生无法挥去的岁月。为求医抢治其爱妻,他一直双管齐下、肩挑两副重担,一边是自己负责莆田学院的高校党务工作,公务为先,重任在肩,全未推诿;一边是爱妻重病在医,生命垂危,急需救助。他和老伴一起度过一千多个艰辛难眠的岁月,一直与医疗器械、白大褂结下不解之缘。从CT断层扫描室到手术台,从小城市到大省城,从南下广东,到北上上海、北京,其心中只一个冀盼:“日子再艰辛何所惧,只要我们俩始终手拉着手”。他说自己将近一年多时间是含着泪水写成这些悼念缅怀老伴以及对生命价值追寻的文字。如此情真,岂能不感人肺腑。 正如省作协原主席陈章武为该书作序所说:“作者绵绵不尽的回忆,绵绵不尽的倾诉”,“长歌当哭”。其《红叶秋晚》、《自信的力量》、《百日祭妻》等这一组散文,或构思于护送妻子的求医途中,或于守护妻子的病榻之侧,或“泣悼”于妻新丧之后、百日之祭以及次年清明节的扫墓之时,或于子女痛失母亲那撕心裂肺的恸哭声中等,通过许许多多生活细节的生动再现,一位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女性艺术形象,从字里行间栩栩如生地站起来,令人可敬可亲、可歌可泣、可悲可叹。作者笔下,其夫妻之间几十年的恩爱、相濡以沫、至真至纯、至善至美之情,犹如火山岩浆,无法阻拦地喷发出来。写的人字字皆血泪,读的人又怎能不为之扼腕痛惜,仰天长叹!余想,其妻如有在天之灵,又怎能不会心地深感慰藉。 该书第二辑“童趣叟拾”,有《为跳跳鱼筑窝》、《端午水上捉鸭》、《连夜寻找小妹妹》等十篇。同头辑一样,情纯至真。作者深有所感地写道:“人到晚年,对故乡的怀恋愈加浓烈,那巍巍的跨海双桥古朴凌霄的双塔,那斑驳而繁华的港口绵延且丰腴的滩涂,那逢年过节的欢快乐趣与独特淳厚的传统民俗活动……无一不历历在目”,这很自然唤回了其美丽童年、美好童心、美妙童趣。故让人读之,也情不自禁要产生共鸣。 “心灵之约”辑也选入十余篇精品。如《吴天》一文,曾是获市第十九届云里风文学奖唯一特等奖的杰作,其生动描写了一位莆仙戏老艺人甘当无名英雄的闪光点;《迢迢办学路》一文是获第三届“木帆船”杯莆田学院文学奖的两篇特等奖之一,其形象描述了这里干群兴学襄教、造福桑梓的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镜头。作者在莆生活工作四十多个春秋,对这里的沧海桑田、淳正风情深为感怀、所以写起来就活龙活现,醇如美酒、耐人寻味。 “触景生情”辑,虽为游记,但也非一般的游记。作者贵在擅长挖掘深层次有价值的东西。如《马六甲凭吊》颂扬的是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那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为家的胸襟;《面对柏林墙沉思》展示的是德国民众为了冲破柏林墙这道人为藩篱、盼望祖国统一所做的抗争、终获正义事业成功的轨迹等,都写得有枝有叶、有声有色。 故笔者通读全书,觉得其写人写事、写景写情,的确是大处落墨,小处细刻,字字朴实字字情,贵在情真意实、清新淳朴,令人读之余味无穷。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