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动词。 春风拂柳,碧草如茵,百花争艳,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暖阳下万物复苏,透发出生机与活力。人们脱掉厚厚的冬装,拥抱春天,精神抖擞地运动起来。而对于读书,也应该“动”起来才好。经历了大半个冬季的书房闭读,暖床夜读后,人们不妨迈出家门,行走春天,体验一下开放式阅读的乐趣。 春日,或爬山踏青,或乡野漫步,或公园休闲,人们享受着绿色盎然的春意。但是,手里不要忘记揽上一本书。游玩间隙,坐石岩、靠大树、躺长椅,打开书本,慢慢地翻阅,怡然自得。唐代诗人刘 虚就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春日读书的美图:“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种亲近自然的阅读环境,比起“围炉向火好勤读”,“红袖添香夜读书”来,不知要悠然惬意多少倍。 春日读书,总与“发困”、“懒洋洋”这类词语相联。因此,思想深邃的理论书籍,充满太多矛盾和冲突的小说,是不适宜阅读的。而一些抒情的诗歌,散淡的随笔或闲适的散文,却给人一份春天的温馨。沐浴着柔和的春阳,享受着拂面的春风,聆听着婉转的鸟鸣,阅读便进入了一个消遣休闲的状态。品读着书中那些质朴平和的文字,犹如喝一口山泉,不腻,却甘甜了唇舌、清凉了心田。 手揽一卷书,行走在春天的美景里,俯仰之间便会觉得天地无垠,人生辽阔。于是,翻开书,任由思绪飘飞在字里行间,清爽之气自然流露,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有境,境由心生,环境、书境、心境交替变换,如轻舟漂溪,悠然见山;如游走山间,峰回路转…… 揽书踏青游兴浓,不负春日好时光。春风掠过,淡淡的书香裹挟着清新隽永的文字,或多或少,都会在心中荡起微微的涟漪,有所触动,有所领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