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壮哉!木兰陂
——柯潜《木兰陂赋》赏析
【发布日期:2014-05-16】 【来源:】 【阅读:次】【作者:王元凤】
    “木兰春涨”是莆田廿四景之一,其美丽的景观是与极富传奇色彩的木兰陂密不可分的。
    千百年来,这座堪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的我国古代具有开创性的四个大型水利工程之一的木兰陂,至今仍发挥着拦洪、挡潮、排涝、蓄水、引水、灌溉等重要功能。宋朝状元徐铎在他的《木兰谣》诗中对木兰陂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罟者之渔,舟者之渡。朝廷之帑,军民之哺。且启文明,累累圭组。俗成康衢,风成邹鲁。”“灌溉功程,众目共睹。岁稔年丰,口碑满路。”历代文人墨客对这座且壮且伟的水利工程都竭尽歌功颂德之能事,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诗文歌赋,共同构成木兰陂丰厚的物质遗产和文化遗产。在这些诗文歌赋中,明代状元柯潜所写的《木兰陂赋》,无疑是其中浓重的一笔,精妙无穷!
    让我们共同来领略柯状元的这篇文彩飞扬的作品吧!《木兰陂赋》中写道:
    地接仙溪,溯上流于九   ;水涓莆辖,滋下润于两洋。四围山色开屏障;八面水光射斗牛。华岳临流,仰睹龙腾虎跃;壶峰倒影,俯视水动山摇。招招舟子,飞帆插汉飘扬;泼泼逝流,浮石水波隐现。月澄清兮水天一色,风陡作兮溪海齐鸣。潺潺者水声乎,无非活泼地;迟迟者春日乎,尽是熙   天。清且涟兮,濯足濯缨,频来孺子之歌;川可济兮,作揖作舟,孰非王家之佐。海晏河清,观安澜而徵圣代;泉鸣石应,奏流水而望知音。幸狂涛而不惊,海甸有天皆化日;庆余波之遍润,莆阳无地不生春。左之右之,分二流于南北;迤焉逦焉,汇诸水于东西。下济民生,三时作霖雨之资;上裨王国,蕞土壮河山之固。桑田四境,免成沧海之忧;烟火万家,同乐圣朝之德。始开鸿基者,钱氏也;继承骏业者,李公也。累朝旌奖,日月争光;青史流传,乾坤不朽。木者为万年之桢檊 ,兰者流千古之馨香。陂名木兰,洵不诬也。
    这篇赋实际上是一篇骈体散文,通篇用一种对仗或对偶的诗一般的语言来抒写,从头到尾,将木兰陂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功能作用以及建陂者,作了或详或略的交待,一气呵成,读后给人留下一个“爽歪歪”的感觉。
    全文共约380个字,16句。作者在本赋的第一句就向读者交待木兰陂所处的地理位置:木兰溪的上游发源于仙游的九    ,而下游是莆田的南北洋。从第二句到第六句,作者用浓重的笔触,向读者展现出一幅木兰陂自然景观的秀丽画卷。你看那:木兰陂四周的山色像屏障似的裹护着,而木兰溪里的水在月光照耀下,反射出直上云天的光芒。作者站在木兰陂上,“仰睹”临溪而峙的九华山,仿佛“龙腾虎伏”一般;“俯视”壶公山倒映在木兰溪中的山影,随着水波的流淌,那倒影仿佛是壶峰在摇动一般。作者在这里把九华山和壶公山这两座静态的山势用动态的“龙腾虎伏”与“水动山摇”表现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那超凡的驾驭文字的功力。再看那木兰溪上的“招招舟子”,从远处看,那船帆好像直插霄汉,随风飘扬。近处,清澈透亮的溪底,石子隐约可见,仿佛浮出水面一般。在澄澈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木兰溪水显得更加湛蓝,简直与蓝天融为一体。忽然一阵不大不小的风吹过,潺潺的水声与哗哗的海涛声响成一片,溪与海共同奏鸣着美妙的协奏曲。作者似乎对木兰溪那潺潺的流水声格外感兴趣,他侧耳聆听着水声,感到那水流是那样的轻快悠然,连大地都变得年青起来;而那轮慢慢升起的春日,把天空映照得格外绚丽。
    接着,作者用轻松的笔调着重写木兰陂的功能作用。首先是一群天真浪漫的孩子们边唱着歌,边在清澈且泛着层层涟漪的木兰溪上洗脚、洗帽子和戏水,还有那一条条舟楫在溪上航行。好一派太平景象!看着那被不屈不挠的人们好不容易修筑起的这座木兰陂终于把多年来祸害莆田百姓的狂澜镇住的情景,不正是圣明皇朝的象征吗?而眼前这潺潺的溪流声以及溪流拍击着溪里的石头所发出的哗哗的响声,仿佛是当年的俞伯牙与钟子期巧遇知音所演奏的那首《高山流水》曲呢。接着,作者用一副十分优美的楹联:“幸狂涛而不惊,海甸有天皆化日;庆馀波之遍润,莆阳无地不生春。”十分精辟地为读者展示出莆阳大地在木兰陂的滋润下所呈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几乎是用一种不动声色的笔调把木兰陂的功绩夸耀到极致!读到这副楹联,笔者不由得联想起这位状元公留在灵川石梯寺的那副楹联:“凤岭有鸟皆成凤,龙潭何鱼不化龙。”其笔法是何等的相像,但相比之下,前者写实,后者写虚,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者要比前者逊色许多,而前者则比后者高明不少。
    木兰陂建成后,形成流入南北洋的比较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和交通运输体系。正如元代莆田人朱德善《木兰陂》诗中所说的:“万顷狂澜越壑低,中流砥柱卧龙栖。二神共飨东西庙,一水平分南北溪。”真真地把万顷狂澜化成千载仁波了。套用宋代大文豪苏轼《巫山》诗中的“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木兰陂修成后,做到了“木兰迤逦尽,莆阳峥嵘起。”其最大的好处是“下济民生”、“上裨王国”。在木兰陂建成之前,莆田南北洋这个地方“方春夏交,霪涝奔腾,则四郊皆泽国也;若遇秋汛涛翻;则望洋溔  ,四郊又斥卤也。”木兰陂修成后,南北洋的老百姓再也不受春夏秋三季霖雨之苦,木兰陂真正成为一件惠民生的水利工程。对国家来说,“木兰陂灌南洋之田万余顷,岁可得谷二千五百五十五石有奇。”可想而知,这座木兰陂对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国力的作用该有多大呀!因此,作者用一种毫不夸张的精准的语调写道:“蕞土壮河山之固”。纵观木兰陂的上述作用,作者又用一副十分精辟而优美的楹联作了概括:“桑田四境,免成沧海之忧;烟火万家,同乐圣朝之德。”好一派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太平兴旺的景象!
    木兰陂这个伟大的工程,到底是由谁兴建起来的呢?这正是读者朋友急切想了解的问题。为了满足读者的这一愿望,作者在本赋的最后四句,向读者作了交待:芳龄十八岁的长乐姑娘钱四娘正是这一工程的始开鸿基者,而继承其骏业者,就是年仅四十一岁的侯官人(福州人)李宏。前者奋战了两年,终因失败而投江自尽,后者前后奋战了八年,终因积劳成疾而离世。当然,为修建木兰陂作出贡献的还有林从世、蔡京、智日和尚以及“三余七朱、陈林吴顾”十四大户等,他们公而忘私,前赴后继,给莆田人民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些先贤们的事迹,是可以与“日月争光,青史流传,乾坤不朽”的。
    最后,作者对木兰陂三个字作出了前无古人的解析:木者可作万年大厦的支撑,兰者可流馨千古。而这座陂名叫“木兰”,正是表达出作者本人及广大读者共同的心愿:愿木兰陂万年永固,愿修建者流芳千古!古人把这座陂取名“木兰”,确确实实不是骗人的呀!
    不愧是状元公!他用“赋”的形式,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把木兰陂这座富于传奇色彩的大型水利工程和富于传奇色彩的修建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本赋中,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触着重写木兰陂的功能作用,实际上是从另一个特殊的角度去歌颂修建者,去褒扬修建者的丰功伟绩。这是本赋的特色之一。本赋的另一特色是行文峻整有法,文字清丽,时而像十八岁少女似的清婉,时而又像骏马一样奔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有声有色,美不胜收。本赋的第三个特色是结尾介绍陂名时独辟奚径,独树一格,既明确地交待了陂名,又概括了全篇,起了画龙点晴的作用。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