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柯学士说贪泉
——读柯潜《赠广州知府李君序》
【发布日期:2014-05-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阮其山】
    明代莆田县人柯潜,是一位状元出身的儒臣,以“高材远韵,清标粹学”闻名于世。殊不知,柯潜还是吾莆历史上一位为人质直、操行介特的大清官。我们不仅可在史传、杂记中见其清廉守正事迹,还可从其遗世文集《竹岩集》里识其超越世俗的廉政观念。柯潜文集所录《赠广州知府李君序》,乃是一篇以故典贪泉为题,倡导清廉从政的好文章,堪称莆田廉政文化的一篇佳作。
    贪泉,是位于古代岭南,距广州二十里外石门(今广州南海县西北)的一泓清泉,始名于南北朝时期。时广州虽是蛮荒恶瘴之地,因其地包带山海,盛产奇珍异宝,“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此,凡派任广州剌史者,多成贪赃黩货之徒,历任率然成风。百姓看在眼里,怨在心头,却无能为力。于是编出贪泉故事,称凡饮此泉者,皆“怀无厌之欲”,把官员之贪归咎于饮用当地贪泉所致。
    时朝廷欲革除岭南贪黩之弊,于是特选任清俭廉洁,“勤苦同于贫庶”的晋陵(治所今江苏常州)太守吴隐之出任广州剌史。
    吴隐之衔命赴任,闻贪泉之掌故,对其亲人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意思是,不见到可以引发欲望的事物,就能使心境不乱。所谓越过五岭就丧失清操的奥秘,我已经知道了!”于是特到贪泉舀水喝,并赋诗云:“古人云此水,一歃(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夷齐,指商朝孤竹君之子伯夷与叔齐。父君死后,两人互让王位。商灭后又隐居山林,不吃周粟而饿死。古代视二人为节操不移的高尚之士。隐之以诗言志,表示饮贪泉而不改自己清廉之志。
    吴隐之果然是个历经官场权力考验,不改清廉本色的清官。《晋书·吴隐之传》记载,他在广州府任上,清操更为激厉,平日伙食不过是蔬菜、鱼干而已,配给的帐幕、器具、官服,都交付官库收藏,保持清官本色。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矫饰做作,违常立异。然而吴隐之始终不改清俭之习,以身作则,破解贪泉传说之谜。
    后来,东晋名将刘裕令其返京,“归舟之日,(行)装无余资。”抵京后,居住数亩小宅,茅屋仄陋,几乎容纳不下妻子儿女栖身。刘裕赐给车和牛,又为他建造住宅,都坚决推辞。后来迁升中领军(禁军统帅),依然不改清俭。每月初得到俸禄,只留下自己口粮,其余都分别赈济亲族。家人靠纺织所得供给家计,不时面临困乏,以至于有时两天只吃一天粮食。身穿布衣亦残破不完整,妻子儿女一点都沾不了他的光。鉴于吴隐之清操不渝,朝廷屡予褒饰和优赐,廉士亦以此为荣。其子弟复厉清操,以清廉谨慎为家法,传承清风。
    吴隐之的清廉事迹,一经《晋书》立传宣扬,遂为古代政坛的流传千古的佳话。其所破解的贪泉之谜,亦成为古代廉政文化的着名典故,为后世士族精英所津津乐道和躬身效法。可是亦招来一些非议,说他是“矫激以为廉”,意思是矫饰真情,沽取廉名。
    柯潜作为清正耿介的饱学之士,熟知贪泉典故所具有的意义,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当杭州人李君(惟用)衔命出任广州知府,索求赠言之际,自然而然想及流传千百年的贪泉故典,写出一篇生动清新、寓意深长的赠序,为吾莆古代廉政文化再添佳章。
    柯学士论说贪泉,纵论古今,出语有章,丝丝入扣,直抒高见。其说有三:
    一辨泉之名实,为贪名而鸣冤。
    柯潜首先对泉的名号作了全面辨析,指出泉因其出现形态不同而名称各异,正出者曰“槛泉”,侧出曰“   泉”,涌出曰“    (喷)泉”,又有应瑞而出者曰“醴泉”。但唯独未详“贪泉”之名。又对泉的习性细加分析,认为泉有利于滋润万物,类似人的仁(仁爱);因其清澄可用于鉴定事物,类似人的知(智,明智);它趋而就下,随崖石曲折而周旋,类似人的礼(礼数)。可见,泉最初并无所谓贪之性的。于是疾呼:不用其所具有的仁、智、礼君子习性称其名,却以其所无的贪婪之性来侮辱它,泉亦何罪哉!大为贪泉的恶名叫冤鸣不平。
    究其因,柯潜指出,有人认为广州郡多产珠玑、犀象、石英、钟乳之物,又因地处岭海,距离天子国家不只万里,大凡官吏在此者,率相承弊,肆为贪墨。百姓号诉无所,就拿泉来承当他们的激怨,云云。这种说法固然合乎情理,却让本具君子仁智礼之性的清泉,戴上贪名,蒙上了不白之冤。换言之,贪泉不过是当地贪官贪黩恶行的替罪物罢了,它本来是清白无罪的。
    二考吴隐之清廉事迹,坚决维护其廉名。
    柯潜指出,昔吴隐之尝任广州剌史,过贪泉饮而赋诗,宣示不改清廉之志,终以廉吏闻名于世,从而使贪泉亦尝一雪其冤。自后廉吏不兴时,迄今有千数百年,故而贪泉又恢复其贪名。
    世人议论吴隐之饮泉之事时,总说他是矫饰作秀,标榜清廉。柯潜追溯吴隐之事迹,认为这是不了解吴隐之其人的偏见。他指出,凡事取决于天意的,是不可以人力抗争的;而“贪可使廉”,则在于人的。一洗弊习陋规而革新它,难道不是贤能善事吗?吴隐之深知此道,奋而一试,使人知道“贪廉由己,而泉无预焉”(贪廉全由自己,而与泉无关的),由此深信吴隐之是贤能的。怎么能说吴隐之是矫饰真情、沽名钓誉吗?坚定有力地维护吴隐之的廉名。
    三寄望李君大着廉名,再为贪泉和吴隐之洗白。
    柯潜简要地介绍了李惟用君的情况:由国子生授同知,历官漳州、真定二郡。又以泉之仁、智、礼,喻其泽下于民、明周于物、馨折(恭敬之意)下士的良好政风。任官九载,“名不一沾刑录,吏部署其操行为廉,署其功为懋”,因而有广州知府之擢。由此可知,李惟用与当年吴隐之一样,都是因居官清廉而升任广州这个易生贪墨之郡的长官,肩负重大的肃贪使命。作为出知赠言,柯潜寄语李君赴任过贪泉时,应以当年吴隐之为榜样,“一试饮之”,必将大显其清廉名声。从而使贪泉亦随之再次昭雪其贪名,吴隐之亦得以洗脱所谓矫饰沽名的恶名。
    中国古代士族精英,历来推崇清廉为居官执政之本。柯潜所言“一试饮之”,不是单指饮啜一瓢贪泉的细节而已。窃以为,柯学士是勉励李知府,要像吴隐之那样,勇于奋起破除迷信,革除陋习,不改清廉本色,以清泉之仁、智、礼习性,安民济世,廉慎居官,惠泽于民,这才是博取廉名的必由之路。一旦清廉成为官场执政的一种常态,贪泉之名便不复风闻;对清官廉吏所谓矫饰沽名的猜疑,亦将烟消雾散了。可谓言浅意深,语重心长矣。
    柯潜是吾莆一位善文之士。其门生、翰林侍读学士吴希贤,称其“以文章雄一世”。认为其平生负直气,操行介特,发而为文,类其为人。清新微婉,绰有风致。“遇事感发,言论侃侃,扬榷古今,毅然自负。”这种文风,在本篇赠序中亦有充分的体现。
    单以本序谋篇立意而言,毅然以贪泉为题,不仅与吴、李古今两位广州太守的居官地与职务如此贴合一致,而且二人的升任背景亦如此类同。其地情与人事与贪泉故典可谓天作之合。而且,赠序自始至终直切清廉居官之本,所提的“贪廉由己”结论,体现官吏居官清正、严格自律精神。于今,仍有振聋发聩之威力。不但显示文法之精巧,更见知其匠心。让人再次品味“柯家文章”之妙。
    必须指出,贪腐历来是权力的共生物。出身贫困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甚至采取剥皮填草示众这样极端的手段警戒官吏,以身试法者前扑后继,贪腐依然不绝,说明人性之贪婪是何等的顽强!说明单纯的道德自律力量,亦往往是有限的。以至于官场贪腐成为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难以医治的一大痼疾。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以道德的自律与严格的法制相结合,从而造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环境,才有可能形成居官清正、廉洁从政的良好政治生态。
    最后要说明的是,关于李君惟用其人,笔者查检广州、漳州、真定三地方志,未见有李惟用任职的记载。而《漳州府志》则有钱塘人李恕,正统间任同知的记载;《广州府志》亦有景泰四年(1453)李恕任知府(监生出身)的记事。据此可推测,这个李恕,很可能就是柯序里的李君惟用。“恕”当为其名,“惟用”则为其字号。古时对士人往往不直书其名,而以字号敬称之,聊供备考。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