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季氏》书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白话:孔子说:“君子一生有三件事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未成熟,要戒除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这是孔子对人的一生提出忠告和警戒,讲得非常现实,从家长到学生,都应自觉懂得其中的道理。 未成年的人(含女性)、血气还不成熟,未稳定,要戒除色的迷恋。这个时期,是孩子长知识长身体最好时机,应该好好学习求进步。一旦陷入谈情说爱,男欢女爱之中,或陷入网络迷恋中,特别是进入色网要不得了,很难自拨,对学业放弃,对身体发育不利,对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因此,男生应警戒过早钟情,女生应警戒过早怀春。壮年时期,一般指二十五、六岁至五十岁之前,血气方刚,事业有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人,容易感情用事,好与人争斗,进取心不可无,虚荣心不可有。往往心血来潮,不能忍一时之气,容易犯错误、或失败、或挫折。孔子有先见之明,特别指出“戒之在斗”,如果双方斗争,两败俱伤。 老年时期,一般指六七十岁以上,血气衰弱,戒之在得。“得”:得到、获得。到了这么大年纪,绝大多数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子孙昌盛。该得的都得了,只是美中不足,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养老了。这里孔子重点说,年老了,要戒除贪得无厌。人活在世上,有些东西应该得到,也能够得到;有些东西不该享有,也不能攫取,就不要去想它。因此说,做人不要太贪,所谓贪官、贪财、贪色、贪名、贪利等,随时都有可能给你带来恶果,身败名裂,让你后悔不及。有的老年人,年纪很大了还不知足,想要这个要那个,难道你还不懂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吗?孔子讲得好,人老了,血气衰弱,“戒之在得”养生很重要。不贪得便有知足心,知足常乐,知足幸福。人心不足蛇吞象。“台独教父”李登辉、日本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八九十岁的人,不想死,还想挑起人类战争,自掘坟墓,遗臭万年。 最近,街上宣传《和谐社会》知足歌,讲得有道理,抄录十句,供少、壮、老年朗读: 钱多钱少,够用就好。 家贫家富,和气就好。 老公晚归,有回就好。 老婆唠叨,顾家就好。 年老年幼,健康最好。 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学生读书,安心就好。 有权有势,知足就好。 天地万物,随缘就好。 你好我好,社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