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从方言的传播说文化自信
【发布日期:2014-12-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梦奇】
    流体力学表明,若是某个区域气压高了,这个区域的空气就具备了向四周扩散的势能。语言的传播虽然属于社会学范畴,其流动也切合了这一自然规律。
    莆仙方言在传播方面表现出明显向外扩散的特征。不信你环视周边与莆仙接壤的区域,不难发现这一现象。东北部与福清市接壤,该市的新厝镇大部份人讲的是莆仙方言,而不是福清方言。南边与泉港区的界山和南埔接壤,那里说的是莆仙话而不是闽南话。西北部与永泰县接壤,永泰县大樟溪以南大片区域都流行莆仙话。
    上述特点表明莆仙方言具备向外扩散的势能。这一势能又是由什么因素聚集的?笔者认为起码有以下四大原因:
    首先,莆仙方言本身所具备的亲和力。尽管对这一古老的方言进行探渊索源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但是熟悉该方言的人都知道,它几乎包涵常用的二千多个汉字,并且与普通话的示义高度吻合,不存在大的歧义。同时,莆仙方言在语法上与普通话没有明显的拐离,几乎可以直接对译。莆仙方言还具备高度的兼容性,新出现的语汇可以快速本土化,甚至西方语言也不例外。上世纪初,西方文化开始在莆仙大地出现,洋人在此传教办学,于是至今我们方言中还会留有外来语的蛛丝马迹。如老一辈人嘴里的莆仙话还将自行车的支脚叫做“十亭戈”,其则是直译自英语的stand;油漆叫 “朋”直译自英语的 paint;铁皮叫“亚延”(iron);衣服口袋叫“破”(pocket);跑得飞快叫直接叫“run跑”等等。此外,长期实践中莆仙方言还概括出许多哲理俗语,其寓意风趣深刻,如“塌店不差一个猪肚”、“闲钱补破笠”等。莆仙方言还形象有趣,小时候数、理、化老师总喜欢用方言讲解深奥的科学知识,特别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有些内容至今难忘。
    其次,莆仙方言所承载的文化优势是积聚传播势能的关键。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文教上,因为教学方面使用的语言对一个人的影响最直接。莆仙历来注重教育,历史上人才辈出,文风鼎盛,文艺繁荣,文化领先于周边地区,形成人文高地。纵观莆仙历史,从高端的状元与进士,到中下端的举人与秀才均有分布。而从文化人才结构形式上看,从来都是金字塔形结构,中下层的秀才数量庞大,他们承担着私塾教育和文化普及的责任,正是他们的恪守和对文字的甘之如饴,创造了莆仙文化的昌盛。而随着他们执业的足迹,方言就走出本土,走向邻近的区域,深深地植根于他乡。
    再次,商贸活动也是语言传播的有力推手。莆仙两县虽地域狭窄,但是能工巧匠众多,加上南有枫亭北有涵江,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埠头,通江达海,商业繁荣,吸引大量人流前来学艺、经商,商人、匠人主动学习方言,成了方言传播的自发力量。
    最后,不得不提及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婚姻。
    联姻也是牵引着语言的向周边地区传播的动力。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稚子总是先向母亲学语。莆仙方言向外传播还得益于莆仙女子的优秀品质。
    回顾莆仙的历史星空,女性似乎更为耀眼,兴化似乎不曾出过祸国殃民的红颜。莆仙女子总是兼怀大爱,早在盛唐,莆田就出了个江梅妃。梅妃应该是莆仙大地哺养的第一位大美人,被李隆基选入宫,由于秉持家乡的节俭与勤劳,在宫中大力倡导节俭,反对奢靡之风,深得当时尚处清醒阶段唐明皇的宠爱。她的这一举动,在当时举国都沉醉于盛世浮华的世态下,不能不说是一股逆流。
    到了宋代又出了一个钱四娘,一个外乡女子来到莆田倾囊修筑木兰陂,立誓堵溪成库,割海阻潮,引兰水冲造兴化平原,其雄心令须眉汗颜。其虽努力未果,却为后来木兰陂的构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功绩堪可与构筑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相媲美。就在同一朝代还出了个林默娘,以女子之躯投身沧海,救苦济难,其影响至今尤盛。
    在现代,莆仙还出了一位被誉为“晶体管之母”的杰出女性,终生不婚不嫁,献身科学,因为她一人的回归,大大缩短我国与强国间在半导体领域的差距。
    这些都是莆仙女性的杰出代表,在外乡人眼里每一位平凡的莆仙女子,生来就是勤勉、节俭、坚韧、果敢、持家和旺夫的代名词。农业社会里,牛、车、犁、耙这些专属男人们驾御的活头,莆仙女子们都曾能上得了手。有这么多的优点,莆仙女子自然成了周边争娶的对象,她们嫁到那里方言就传播到那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生活的升华。莆仙方言的优势,体现了千百年来莆仙人民创造出来的文化自信。如今正处于全新的时代,文化更为多元,文化势能的外延更为广阔,莆仙人更需要培树全新的地域文化自信,籍此改善外人对莆仙的认识,促进整体实力的提高。
    笔者长年生活工作在外地,这让我有一个从局外回看家乡的视角。在外人眼里:莆仙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通过那近乎外语的方言作为纽带团结起来,莆仙人独特腔调就是天然的名片和招牌。莆仙人有文化,写一手好字,虽谈不上口能言善辩,办事却机灵。他们创业有韧性,能吃苦,会聚财,当然还特别重男轻女,大男子主义思潮严重。
    在外人看来,在外的莆仙人还异常团结,只要对上乡音,往往无须更多的甄别,便容易成团。莆仙人聪明、好学、勤勉,不论在政界、商界、学术界还是文化界都少不了莆仙人的身影。特别是近十来年,莆仙人在医药、建材、红木工艺、珠宝等行业打拼,业绩斐然,发大财的大有人在。这些新兴的莆仙富翁们总要回到家乡盖起一座座华堂,逢年过节有大量的豪车从四面八方聚拢回乡,他们通过这些举动,彰显业绩,于是又有人将莆仙人冠以“中国的犹太人”的别称。
    莆仙人取得这些成绩,让外地人既羡慕,又妒忌。在不正常心理的主导下,莆仙人身上那节俭、勤勉和聪明的特质,常被外人误读为吝啬、贪便宜、狡诈、虚伪和爱显摆。
    无须讳言,乡亲们在许多方面是需要自省的。如盖房子没有大局意识,从不注重规划和设计,几乎谈不上配套,大把大把的钞票投入仅为了将乡里人能看得见。远望一大片林立的楼房,细挑却挑不出几座真正宜居的,更不敢奢望有一座能称得上“立体的画,凝固的音符”的建筑。再如,相当数量在外发了财的乡亲动辄购买价格数百万的豪车以招摇过市,不惜花钱比鞭炮响得持久,既造成噪声,也污染了空气,如此作为炫富与攀比的意味十分明显,而他们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却显得异常冷淡。另外,外界对莆仙人的诚信度还有提高的期待。这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不但与犹太人的睿智相去甚远,更与家乡传统中俭朴、务实、诚信之风相悖,还会招致外人对莆仙人整体形象的曲解,不利于乡亲们事业的开拓。
    在莆仙地域文化中,优秀的成份远多于负面的成份,优势部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面对外人的曲解,各方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扬长避短,在外人面前树立一个正面的莆仙人,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