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青璜山 八闽重镇,古囊余脉,青璜风景曾谙。苍松翠柏,红楼深院,云树映带望江。白水绕绿野,洪钟震三江,皓月无边。花果成阴,群凤朝阳,声名响。 幸此地灵人杰,有正学峻节,训彝懿范。兴邦红种,代代根植,熠熠春风桃李。品学技艺显,六月奏飞歌,捷报频传。百年图景更好,再迎佳宾赏。 谨以此词献给我至爱母校——莆田六中,以表达对她九十周年华诞的祝贺,同时寄托对先贤的追思和敬仰。 漫步青璜山,我总是那么容易被感动,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样的鲜活,总能撩起人们思古之幽情。 穿过历史的云烟,我的心似乎还能触摸到山的脉动,感觉她是那样的古朴而神奇。这要感谢上苍,是上天有意让她和一位“中国骨头最硬的知识分子”沾上了关系,从此“天下读书人的种子”便撒落在了这里。这人就是明代翰林学士、文学家、思想家,蜀献王赐称为“正学先生”的浙江宁海人方孝孺。正统、忠贞的他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起草即位诏书;在被胁以诛九族时,还义正辞严反斥道:“即使诛我十族又怎样?”想不到恼羞成怒的朱棣竟以其学生、朋友归为一族,真的诛其以十族。 回想这段历史,今人嘘唏不已,这是何等的铮铮铁骨、忠贞不渝!由此我想到了青璜山松树的神奇,方氏蒙难时有个在外地经商的侄辈侥幸漏网,逃至山高皇帝远的福建兴化,在方孝孺案平反后买下了青璜山,并修建了几个大墓(其中有方孝孺的衣冠冢),这些松树就是环植墓地周围的风水林。数百年来,上百棵松树没有繁殖幼苗,因病虫害的影响,松树数量在减少,为保住这片独特的景观,学校花大力气从外移植松苗,然而无一成活,可喜的是,十来年前竟然有一棵松树开始落籽育苗,很快在山上又长成一片新松林,于是一些单位、个人出于羡慕,从这里移走小树苗,结果也无一成活,这不禁让人感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青璜山为囊山余脉的红壤土质,较贫瘠,这正印证了“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莆田古训。然而我有颇多感慨,这些松树一如孝孺之傲气铁骨、坚贞不移,岂不是方氏精神的化身吗? 山的西南麓,曾有座五百多年前的“瑶山书院”(原址为现在青璜科学楼),因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已毁,其风貌无从查考,然而其办学成就,在当地居民中有口皆碑,不仅方氏后裔因此很快衍成大族,远近民众也受益匪浅,有后度、苍然诸多古民居为证(可惜的是,前两年城改,这十几处建筑非凡的古民居全被拆毁),在本地官宦富家层出不穷,颇有代表性的是有户人家被称之为“十八爷里”,究其来源,意为单此一家就出了十八个官爷。可以推想当时的书院盛况。明代南京礼部郎中、四川右布政使周瑛(莆田黄石清浦人),曾应邀来书院讲学,闲暇时漫游青璜,所见风和日丽,水绿山青,苍松掩映,白鹭飞翔,气象万千,叹为观止,还即兴挥毫书写“群凤朝阳”四个大字,此木匾历经500多年风雨,至今尚保存在六中旧校门(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筑,估计为当时瑶山书院山门)的阁楼上。山的东北麓还有座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教祠”,也称“瑶岛祠”,为三教嫡传弟子涵江人卢文辉所创建,规模宏大,祠前有一堵长照墙,左右两侧回廊护厝,尽头各有小门进入最后一进“五子祠”(奉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摩尼)。“瑶岛祠”进深百多米,有丹墀、天井、正殿,祠堂弘敞,皆以木柱石柱撑顶,民间有“瑶岛祠石柱一百根,数来数去只有九十九根”的神奇传说。 涵中老前辈康永福先生曾这样生动描述瑶岛祠周围景象:祠前一堵长照墙,如屏风隔内外……外面树木郁茂,间有小道通往山野,为农夫樵子出入之径……左边围墙环堵,壁嵌一石,刻“放生池”三字,水平如镜,字影倒映,忽隐忽现,绿波微漾,鱼儿嬉游,岸上有一青石,隶书“客已去,坐山间,江月小,翠光寒”,玲珑雅致,是游人休憩的好去处;左边为一道曲尺形之人工天桥,石阶三十,绳以铁栏杆,拾级而上,极目远眺,只见三江口港林立之桅樯,望江一带平绿之田畴,囊山三层林,雁阵三塔影,近在咫尺。下天桥则是松林一片,郁郁苍苍,山南山北,荔枝、龙眼、枇杷、香蕉……果实纷披;屋角篱边,白玉兰、月下香、腊梅、秋菊……香气袭人。康先生如此唯美写景,读来令人恍如置身人间仙境,不免勾起了我童年时清晰的回忆,他并没有谬饰青璜山之美景。 如今瑶山书院的琅琅书声因其在建国前拆毁已无法耳闻,瑶岛祠的诵经传道之磬也因文革时期破旧立新而渐行渐远,然而青璜山这块明清以来读书圣地的声名是无可辩驳的。 坐在松柏顶方石板上,俯视山脚,自北向南的望江河在那座孔洞不大的石板桥的挤撞下,与东西向的河道交汇形成的团团“漩涡”,展望山前无边无际的青青田野中环绕穿行的湾湾清流,耳边回响着悦耳的松涛鸟鸣,不由令人心胸甫畅,神清气爽,我不能不佩服古人的眼光聪慧独到,能选中青璜山这块风水宝地寄身读书,真是好有福气! 追忆古代书院,体悟前人情怀,回想母校历程,感觉真如梅兰竹菊那样雅致和馨香。 青璜山的现代教育起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濒临兴化湾的三江口港在清末开港后,涵江这个兴化千年古镇一跃成为首富之区,时称“小上海”,名列福建四大重镇之首,经济力的不断上升,贸易往来的繁盛密集,打开了了解外界的窗口。教育兴邦,实业救国的思想渗透到一些亦商亦绅的开明人士心中,涵江洋尾乡霞楼村的陈训彝(号杰人,因捐建省内多所学校,被誉为“莆田陈嘉庚”)联合陈澍霖(号西村)、曾振先(号烈丞)、黄明如(日本留学生,桂元业中人)于1924年5月筹备创办“涵江公立中学”(涵中,莆田六中前身),经费由各行业的进出口货件中抽调,学生也缴纳一些学费。教室就设在瑶岛祠后进的“五子祠”两廊,宿舍安置在最后一排和后左的厢房内,由于聘请的师资队伍影响力大,第一年招生除多数为涵江人外,也吸引了莆田、仙游、永春、德化等地的学生慕名而来。1927年还开始招收女生,开福建男女生同校的先河。由于学校规模扩大,校董陈训彝又倡导修建一院校舍(原址为现青璜中学初三教学楼),他本人出资三分之二。之后两年,他又在南洋劝捐,筹建二院校舍(原址为现景观广场)。这两座教学楼皆为南洋骑楼风格,式样造型有所不同,材料皆为红砖红瓦,与山坡上郁郁苍苍的古松相辉映,环境优美。抗战期间,小日本的飞机低空侦察,以为青璜山为军政机关要地,投下了多颗炸弹,二院屋顶被炸塌了一个角落,但基墙完好,后修缮恢复原貌。抗战胜利后,适逢陈杰人先生八十寿庆,他又慷慨将侨胞给他祝寿的贺仪,加上自身的积蓄捐献兴建了第三座教学楼“训彝堂”(原址为现九华楼),为学校原址复办雪中送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值此九十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我们更加缅怀这位六中的奠基者。饮水思源,我们应该感恩,只有感恩才能告慰先贤的无私奉献,只有感恩才能凝聚校友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只有感恩才能激励师生开拓进取为校争光! 涵中在青璜山这块充满书院气息及“三教”色彩的特殊环境中成长,德业并重的追求,积极乐观的情怀,自由活泼的风格,向善行善的思想,知行合一的精神,无不渗透进学校办学理念中,也融入到每个青璜山人的筋骨里。在新文化“民主与科学”的召唤下,涵中师生立志救国,积极投身民主革命的浪潮中,诸多青璜山人献出了青春和生命,那些热血男儿是青璜山头永远飘扬的红旗。在整个抗战及解放战争的洪流中,青璜山一直成为莆田乃至闽中、闽南党团组织革命活动的基地,青璜山人为迎接革命胜利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功绩永载史册。回想这些历程,我们无不充满豪情,为学校的昨天感到骄傲。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涵中改名为莆田第六中学,华侨及校友又陆续捐资兴建了“和平楼”(原址为现青璜科学楼)、“民主楼”(现图书馆)、“科学楼”(现涵华楼),学校的教育规模空前壮大,设施日臻完善,教育质量也步步提升。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后,六中的高考成绩骄人,吸引了涵江镇以外的众多学子前来求学,那口重达几百斤、高挂松树上的铜钟又开始准点敲响,钟声悠扬,校园变得有序了,虽然当时校园没有围墙,四方八达,可以随时自由出入,虽然课余时间还喜欢尝试钻地洞的刺激,虽然晚自习也会开溜到涵江公社礼堂看新上映的影片,但彼时的同学们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把考上考不上用皮鞋和草鞋来激励自己。还清楚记得,高考前,由于教室闷热,校园内的松树下,龙眼树上,校园前的田野中,河沟旁,到处都有用功备考的同学,而老师们也会时常巡回辅导。最难忘的是考前指导,在松树下的戏台上,拉一盏电灯,摆上一块黑板,一张桌子,一个话筒,老师讲的用心,把握十足,几百个学生坐在阶梯状石板上听得认真,如获至宝。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每年高考发榜,青璜山上总是欢声不断,老师们的办公桌上都会堆满学生为了感恩送来的烟、糖,洋溢在师生脸上的笑是那样的纯真、深挚。 时至今日,校园的面貌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座座红砖红瓦的教学楼已翻盖成了抗震防灾、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大楼,瑶岛祠也因年久失修而迁移到校外去了,唯有旧校门在默默孤独地坚守,还能给老校友些许温馨的回忆。昔日悠悠而去的望江水已灵动不再,但历经几百年沧桑的松树依然挺拔,见证着青璜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青璜山上诸多人、事、物已成为历史文化旧事,但它们也一定凝聚成了六中校园人文精神的核心,正激励着六中人在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再创佳绩。 我总在想,六中何等有幸能落脚在青璜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因其古朴、厚重的底蕴而积淀成“团结、求实”的校风;青璜山又何等有幸能牵手六中这所青春不老的名校,因其“创新、进取”的精神得以延续读书圣地的辉煌。这真是幸而又幸,幸上加幸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