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莆仙方言俗语
——家禽类方面
【发布日期:2015-03-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我曾搜集了涉及人体部位方面的部分俗语(见2013年10月29日《莆田晚报》)。以下搜集些涉及家禽之类的方言俗语(有的属于口头语),供有兴趣研究莆仙乡土人士共同研讨。但肯定遗漏不少,特别是莆田山区和沿海界外民间流传的俗语。
    鸡、鸭、鹅之类家禽,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饲养,当做滋补佳肴享用。莆仙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许多涉及家禽类方面且一直流传至今的民间俗语。此类俗语、口头语,大多采用比喻、形容和夸张等手法,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其中不乏有为人处世方面的道德教诲,在此抛砖引玉。举例如下:
  △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鸡毛上天:比喻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了。
  △鸡飞蛋打: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十二两的“鸡甲仔”(小公鸡):指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多含贬义)。
  △吃死鸡:比喻额外的不义之财收入。通常指占便宜,有受贿之意。
  △母鸡不下蛋(的事也来找):比喻小事一桩,显得多余。
  △鸡肉“扼”吃,鸡骨“扼”扔:指取之有用的舍弃无用的,也含吃食后乱丢食渣现象,还有随意之意。
  △鸡屎膏“扼”咸酱:比喻把不值钱的东西夸大成值钱的有用的,亦指将小事说成大事。
  △嫁鸡随鸡:比喻随风随俗。
  △母鸡蹲在桌杠上生(下)蛋:比喻不安全有危险的做法。
  △手无缚鸡之力:形容人没什么力气。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人当官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偷鸡不成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呼鸡骂鸟:指婆婆妈妈指责人、骂人。
  △杀鸡教(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上半夜属鸡,下半夜属狗:比喻常变卦,经常改变主意、计划。
  △鸡嘴被捏成鸭嘴:比喻被扭曲、歪曲。
  △鸡母无奶假“贴疼”(贴心):比喻实际无法关照而假装贴心。
  △母鸡屎不能踩歪:形容不能动弹。
  △抱窝的母鸡:形容人没劲头。
  △母鸡会啼鸣:超乎常规,不可能的事,也指女人泼辣。
  △没鸡撒尿久(指时间):形容所用的时间极短。
  △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自不量力的意思。
  △给鸡啄都不会动:形容懒惰。
  △一鸽抵九鸡:1只鸽子的营养胜过9只鸡的营养(尚缺科学论证)。
  △鸭子听“雷公”:形容根本听不懂。
  △鸭蛋(指分数):即0分,戏谑考试成绩差(如:考个鸭蛋抱回家)。
  △鸭蛋再密也有缝(迟早会被人发现):比喻没有绝对的保密度。
  △鸭卜(要)管鹅:比喻下级指责上级,下辈指责上辈(多含贬义)。
  △ “鸭母”:通常对男子有作为时的美称(口头语,如“这鸭母真厉害”)。
    ……
    以上例子,既是莆仙(地域)的方言(本地话、口头语),又是通俗的广泛流行的且已经定型的语句。其含义的诠释可能有不全之嫌。至于含“鸡鸭鹅”字的其他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以及非本土流行的,就不在此一一罗列。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