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读书人的一种精神沐浴,一种最基本的活动,如教徒要参加各种宗教活动一样平常。历来读书人也极力渲染读书之乐。“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更有一位书痴,难免武断的把“天下第一等乐事”的帽子毫不避讳的加在了读书的头上。虽不免引起不爱读书之人的反感,然而,读书人痴迷于读书的快乐由此也可见一斑。 要数会读书的,还推古人。“双双麻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万卷古书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一卷书,一架琴,或清晨古寺,或朗月高林,吟哦弹唱,书声与琴音交溶,摇头晃脑,书理与天理相通。此中真趣,非身处其中者道不出来。今日社会,物欲横流,节奏纷繁,似乎很难有时间和心情享受古人那种悠闲情趣了,然读书之乐趣仍是不变。夜阑更深,沐浴更衣,收剑心神,静翻古书,虽无山林松海之幽趣,亦有虫吟鸟鸣之清音,心神合一,全神贯注,注目而视,字里行间古人音容宛然,似与古人神会,如与长者交谈。“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至得意处,不免手舞之,足蹈之。沉浸于书卷内,人生烦恼皆忘,空想杂念顿消,便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自幼便爱读书,自小便被人赠以书虫、书呆子之美誉。对此尝不置一笑。时至中年,愈发沉浸于书卷之乐,特别是古书,悠雅意境令人神往,无限神趣令人消魂。读书要心神安静,不可躁、不可妄、不可乱、不可贪,一点点的读,慢慢的读,反复的读,就好像吃东西一样,细品慢嚼才知其味,然而这只是指好书而言,对于坏书而言,读还不如不读,书亦如人,千变万化,贵在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情投意合的,犹如交友,择友不慎,贻患无穷。善读书的人,不但读有字的书,天地自然于他而言,悉是一本大书。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语;花容草色,无非见道之文。须细心用心读,方理会无限妙趣。 读书之法,其一要首推吟咏,古人读书读到得意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抑扬顿挫,自有其道理,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其次是要动手写笔记,摘记,不动笔墨不读书,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好文章要力求多读背诵。如食物一样,吃下去才能消化吸收,汲取营养,弃其杂质。其三是要多动脑思考,对书中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既不盲信也不多疑。第四是读到一些不懂之处不钻牛角尖,暂且放过,不能因此影响整体的进度及阅读,待读完全篇后或许原来难懂之处迎刃而解,一遍不懂之处两遍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第五要用心凝神注意专。浮躁、烦躁、心烦时不读书。当然,还有很多人都总结积累了很多好的读书办法,这些都可以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多读书,读好书,终生读书,与书做朋友,你会得到无穷的快乐与好处。书能提高你的修养你的品味你的学识你的境界,完善你的品格道德。让你成为一个有素养的人,有风度气质学识的人,有才干能力思想深刻的人,还会让你成为一个快乐善良的人。成为人所仰慕的仁者智者乐者寿者。 读书还要有一个安静的场所,这就是被读书人称为书房的地方。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我虽居陋室,但于家中辟出一间小屋,每天下班后不管再苦再累,走入书屋,心中的烦倦就一扫而光,品阅着淡淡的书香,精神得到安慰蔚藉。书是精神的拂蔚,是心灵深处的朋友,在书房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读,可以思,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的品茶,身体得到放松,心灵得到休息。书房能拂去文人心头精神的落寞,生活的窘困失意,静静的小门一关,就挡住了外面的红尘万丈,俗言流语,在这里休养自己的精神,完善自己的身体。如道士炼功的丹房,佛家修行的禅堂,书房就是文人修炼的场所,愈炼愈真,愈炼愈坚强,在书房中不断成熟成长,道德升华,自我修炼,自我完善,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坚强的人,人格独立的人,快乐的思考写作读书,与闲云为友,侣松鹤为伴,看窗外悠然的白云,观窗前嬉戏的小鸟,虽然还有俗世乱声,但心似乎已静如磐石,快乐就在这种精神的修行中洋溢全身,心神愉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