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生活,也改变人的人生。知识是世上最好的东西,也许是唯一越多越好、不会因太多而产生副作用的东西。物质追求总有尽头,而知识追求永无止境。 一个官员品格与趣味的高低,要看他追求什么。追求高尚,其人生必然高尚;追求声色犬马,想不腐败堕落也难矣。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很多落马官员等到东窗事发时,才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悔之晚矣。试想,如果其在任时终日潜心读书,注重党性修养,孜孜不倦献身于为党为民,此时的他,把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尚嫌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去干那些鼠窃狗偷的勾当? 笔者把读书与防腐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两者确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实际上,读书防腐的方法古已有之。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不久,为防止官员贪赃枉法,在严肃法纪的同时,将读书也作为一项“防腐”措施。一次,他将群臣召集起来,读了西域某商人“得美珠,剖身以藏”最终“气绝而亡”的故事,之后他感慨地说:“吏受赇枉法,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接着,他又让大臣们就此事展开议论,并重申“凡穷奢淫逸者必然败亡”,使群臣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反腐倡廉教育。 众所周知,读书既是一种消遣,也是对生命对生活的享受。一个热爱读书,坚持读书的人,自己的视野便会开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大是大非面前,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面对街头巷尾的灯红酒绿,能够做到清心静气,淡泊名利,不为名所累,不被利所惑。曾国藩能从一介小京官最终成长为挽狂澜于既倒的一代中兴名臣,读书是关键因素之一。查曾国藩日记,他读书之勤之韧令人感叹感动。 任何一个人,不论是官是民,是忙是闲,或多或少都有点业余时间。倘若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把业余时间用在读书上,其结局或收获也大不相同。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最终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相反,有的人虽有才气,但因不懂得珍惜业余时间,得过且过,最终“泯然众人矣”。对官员而言,如果能做到广泛而持久地阅读,必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不腐则虫无以生。能够把读书作为生活方式的官员,一定比那些追逐功名利禄和感官享受的官员在面对腐败诱惑时更能坚守原则。 “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与防腐还真不是一句玩笑话。多读有益之书是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经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温习”理想信念,脱离“官欲”,自然能风清气正。特别是多读一些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也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防止“迂腐”。可以说,不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是为了生存得更有质量。对于一个人来说,书是释疑解惑、增知积德的良师益友,也是抵御滚滚红尘的铠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