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搜集的是除家禽家畜(此类方言俗语已见报)之外的涉及动物类的方言俗语。因地域相异,部分俗语可能在口头表达上也有差异,但意思大致相同。遗漏的请大家补充。 △ 老鼠都弯不了尾巴(的地方):形容某一角落或地方过于狭窄。 △ 老鼠尾巴肿不了:形容没什么大不了的。 △ 养老鼠咬麻袋:有姑息养奸、隐藏内患之意。 △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比喻坏人坏事,大家深恶痛绝。 △ 老鼠进风箱:比喻两头受气。 △ 老鼠找铁钉店讨吃:比喻找错地方,一无所获。 △ 苍蝇蝗虫一起打:比喻大小利益一起设法获得。 △ 蟑螂屎都能作药:极为普通甚至没用的东西都利用(有讥讽之意)。 △ 老虎都有3个朋友:比喻尽管多凶恶的人也有他的朋友圈。 △ 虎头老鼠尾:形容办事有头无尾或开头好些结尾差多啦。 △ 虎脖子抓虱子:比喻冒险。 △ 猛虎不敌“地头蛇”:比喻外来的再厉害也抵不过地方势力(俗指地方势力)。 △ 野猪股,凶过老虎:(略)。 △ 蜻蜓沾尾:有“蜻蜓点水”之意。多指时间极短,肤浅而不深入。 △ 打蛇打“七寸”:比喻抓住重点部位打击。 △ 大蛇守老蛙(青蛙):比喻两者相持。 △ 蛇大尾,穴大空:蛇大则洞穴也大。比喻相关的两种事物之间的成正比关系。 如家庭成员多,则开支也大。 △ 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十分贪婪。 △ 古井里的青蛙:古井之蛙,见识短浅。 △ 青蛙遇到北风:比喻突然静止无言无声。指在某种场合或某人面前突然缄默无言。 △ 当做蚂蚁被人踩:比喻被人欺负任人践踏。 △ 猴子收进篓里:原本指马戏团演出结束。比喻某一事情或小型活动结束。 △ 时衰跳蚤“厚”(方言:多):比喻运气不好,不顺意的事接二连三(欠科学依据)。 △ 死给(和)鲎膏一样:比喻糟透了。 △ 蚊蛰牛角:形容毫无感觉(疼痛感)。 △ 送头给蜂蛰:比喻送死。 △ 斑鸠眼圆圆,吃了没“道仁”(感恩):比喻不懂得感恩的人 。 △ 只能可怜虫,不能可怜人:讽刺那些忘恩背义或恩将仇报的人不值得可怜和同情。 △ 麻雀翻谷皮,一场空欢喜:比喻空忙,毫无收获。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有的机构(或单位)虽小,但是机构设置齐全。 △ 激“虾姑”当不了官:喻指小人物当不了大官(有反唇相讥之意)。 △ 螃蟹“tèn”(沿着)横走:(略)。 △ 螃蟹爬水缸:上来了下去了,比喻进了退了,总不长进。 △ 龟笑团鱼无尾:龟与团鱼同类,有“七不笑八”之意。 △ 耍猴子戏:比喻在众人面前出丑。 △ 天上月,地上蠕(爬行的动物):形容难以获取的东西,意为稀罕物。 △ 挂在老鹰尾巴上(的东西):形容望不可及,完全无法取到。 △ 一个田螺一个窝:即一个萝卜一个坑。 △ 田螺尾怎么弯(我都知道):指对他人的一切情况及行动意图了如指掌。 △ 抖得如“罗鼠”(方言:穿山甲):形容非常胆小。 △ 带鱼目看做宝珠:有“鱼目混珠”之意。 △ 鱼死网破:有拼命而导致两败俱伤之意。 △ 思量“青干”(虾皮):形容过于计较细小皮毛的东西,也指讨价还价。 △ 起鼓槌,打蟑螂:于“大炮打蚊子”类似。 △ 蜘蛛“更布”(织布)不用“归”(旧式织布机),鸡母(母鸡)相打不用锤:(童谣,无其他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