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古人避暑高招多
【发布日期:2016-07-07】 【来源:】 【阅读:次】【作者:钱国宏】
盛夏来临,中华大地,不论南方北方,皆是是一片赤日炎炎,暑热难耐,现代人想尽了各种方法避暑纳凉。那么,在科技远没有今天发达的古代,人们都发明了哪些消暑之法呢?
  纸扇轻摇风自来。手摇扇子来纳凉,是中国古代老百姓最常见的一种消夏方式和风俗。据文献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纳凉用的扇子。后世一直沿用不衰,直到今天,扇子依然是夏天人们手中常见的纳凉之物。扇子材质较多,有苇扇、蒲扇、纸扇、帛扇、绢扇、羽扇,款式有直柄扇、折扇,还有富贵人家、宫廷中使用的超大号人工摇扇等等。不管材质、样式如何变化,扇子的摇风取凉、拂灰起尘、引火加热、驱赶虫蝇的功能却始终没有变。
  更围高屋搭凉棚。搭凉棚,挂竹帘,糊冷布,是古代比较普遍的夏季纳凉风俗。据《北京风物杂咏》记载,入夏后,富贵人家和宫廷里,都要在庭院、宫殿上,用布或苇席搭成凉棚,用于遮阳、纳凉,“绿槐荫院柳绵空,宫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
  铜碗声声唤卖冰。现代人有冰箱、冰柜,想啥时候吃冰就啥时候吃冰。可古代不行,没有这些先进的造冰、储冰电器。但古人也有奇招:储冰和造冰。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学会了冬季储冰夏季用,《诗经》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记载,意即夏历十二月凿取冰块,正月将冰块藏入冰窖。当然,那时夏季能用冰块降温纳凉的,恐怕非权即贵了,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周代的宫廷中,甚至还设有“凌人”一职,专门掌管储冰。唐宋时期,宫廷内均有皇帝举行宫廷冷宴和赐冰给大臣的习俗和记载。明清两代更是几成定制,明代有“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的记载,清代有“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的记载。说明明清两代,“发冰票”、“赐冰块”成了一种“待遇”。古代没有冰淇淋,但古人也别出心裁地造出了类似冰淇淋的消夏冷饮——“冰食”,且上市行售。《唐摭言》中有“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的记载。宋代时出现了“冰酪”,是一种果汁、牛奶、药菊、冰块混合冰冻后形成的冷饮,可以视为现代冰淇淋的雏形或鼻祖,唐代诗人杨万里赋诗赞之曰:“帝城六月日傍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到了清代,冷饮就更丰富了,《燕京岁时记》中载:“那时的四大冰食佳品,一是酸梅汤,二是西瓜汁,三是杏仁豆腐,四是什锦盘,均以冰镇之。”
  檐上飞流坠如雨。古时,皇宫内院和民间富贵人家,还采取了一种气势磅礴的纳凉祛暑方法:人造瀑布。即用翻水车把凉水提到屋顶的储水池中,然后再让水沿房檐四周流下,形成了一种人造瀑布,借以冲凉降温。《唐语林》中即有“宅弟有一雨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宋代的《武林旧事》中也有“长松修竹,寒瀑飞空,下注大地可十亩”的记载。
  携杖来追柳外凉。古代的一些文人雅士,则喜欢到野外的树荫下、荷塘旁等风景绝佳、车马绝无的地点,去闲步乘凉,借以消暑。唐人杨万里写有《夏夜追凉》一诗,描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秦观的《纳凉》诗与此诗异曲同工:“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朗星稀,笛声悠扬,微风拂面,荷香入髓,好不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