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是个文化之乡,小时候经常听到许多乡土气息的农家谚语。其中有三个特点:一是语言通俗易懂;二是韵律优美;三是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发性。家乡的谚语,题材丰富多彩,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处世谚语。千百年来,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使莆仙人更加紧密地形成一种团结互助精神,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垦美丽的家园,使得莆仙日渐兴旺起来。莆仙有山有海,特殊地形环境的影响,来自不同地域的莆仙人,他们在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很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所共同具有的处世哲学观,并且用一些简洁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出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因而就归纳总结出许多深含哲理的经典谚语来,用以指导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好天(晴天)顾落雨(天)”句,表达了莆田人居安思危的强烈忧患意识,通过“好天”与“落雨”的对比,强调“顾”的作用,须在温饱之时,想到饥荒之日,并且要做好备荒的准备,方才能避免日后的“落雨”。 忍为上,和为贵。千百年来,这是莆仙人对人生理解所达成的共识。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他们把谦逊、诚实和友爱视为做人做事的根本。如“忍得来,来日便知能忍好;和得来,到时方知是和福”句,集中体现了莆仙人对“忍”与“和”的深刻理解,意即忍一时之气,可免百日之忧。特别是生意人,经常把“忍气求财”作为自己的经营心理学。 “家无浪荡子,官从何处来”句,便是体现莆仙人在这方面的先进理念。本句以“浪荡子”和“官”来作为对比,以“浪荡子”来衬托“官”,形象生动深刻。“浪荡子”,本为贬义词,但这里的“浪荡子”,是指敢于走出家门到外面的世界去打拼的有思想、有头脑的人,突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出息。 劝学谚语。如“家贫子读书”句,是莆仙人为人父母者教育子女的口头禅。还有一句“死不能早,做什么都要早”本句话粗理不粗,其中心意思是激励子女勤奋读书,要懂得珍惜光阴,以勤补拙,突出一个“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来保证学习,体现勤奋带来的好处。“勤心打石石成花,用功读书能做官”,本句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读起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把改变命运作为年轻人的奋斗目标。 再如“养仔不读书,不如养大猪”句,此句把“养仔”和“养大猪”作为对比,反衬为人父母者,若不注重对子女读书加以启发、教育和引导,则与在家中养一头大猪无疑,以此来激励子女勤奋读书。在这种纯朴的乡风的熏陶之下,莆仙人尊师重教,使年轻的子弟,读书蔚然成风,许多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农事谚语。莆仙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善于以谚语的方式来总结四时农事天气,旨在指导人们搞好农业生产种植。 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句,深含哲理性,突出错过农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警醒事农者,须勤劳苦作,千万莫要错过春耕秋种的好时机,倘若错过春耕秋种才播种插秧,则一年的收成计划就会化为泡影。“夏至霆雷(打雷)秋季旱,三月雨多有虫灾”句,总结出夏至时有雷鸣,则秋内必旱无疑;农历三月雨水过多,必然带来虫灾,从而危害禾苗。寒露时节,家乡常有寒冷的大风吹来,而此时,恰好也是禾苗抽穗时节。如“禾(稻)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句,通过寒露风对正在抽穗禾苗的吹打,来突出寒露风对秋稻谷子结穗的危害,从农时到人生,尤其是人在老年时的贫穷,比寒露风更为可怕!意即谓:寒露风吹打抽穗的禾苗,虽然导致失收,但来年仍可再重新种植,但人在老来时一旦贫穷,因年老体虚,无以为继,就再难有翻身之日了,寓意深刻,这些谚语都是莆仙人在长期的事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天气谚语。“冬至(日)在月头(上旬),寒冻‘年冥兜’;冬至月中间(中旬),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尾(下旬),寒冻‘正二月’(农历正月和二月)”;“三月三,娘子 扇穿逐衫(一种用细麻织的薄衣服)”;“清明谷雨,冻死老鼠”;“五日节(端午节)(吃)粽,破袄不肯放(离不开)”;“六月六,狗洗澡(天气真正炎热了)”;“七月八月公婆热(连老年人都热得受不了)”……意思是天气变化,一种是历史上曾经都出现过,属于规律上的正常,一种是对天气变化的预测。 家训谚语。莆仙人民风古朴,家训严谨,尊老爱幼,孝顺爹娘。为人父母者,多从小就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要懂得尊敬老人家,爱小孩童。 如“不养父母不剩米,不买香烛不剩钱”句,极为鲜明地突出莆仙人的慈孝和仁爱,警醒后生晚辈,为人处世,千万要孝顺爹娘,要懂得敬宗怀祖。这是做人的根本,引导启发人们,如何懂得立善孝之心,行仁爱之举,从而规范好自己的道德行为。旧时莆田,农业生产低下,多数普通老百姓人家,常常是有今餐无下餐,大多是以番薯来充饥,由此,莆仙人就养成了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惜衣得衣新,俭食得过春”,引导人们要懂得珍惜衣裳和米粮,才能持家过日子。“一天省一把,十年一匹马”。这句话与莆仙人常说的“富从俭起”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家庭财富的积累,必须要从“一日省一把”开始,表达出莆仙人勤劳致富的朴素愿望。 莆仙为什么会形成、产生、流传那么丰富而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家谚语?这主要取决于莆仙人的文化底蕴,作为文化发达的莆仙地区,劳动人民勤于实践,善于观察,及时总结,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的结晶。它的思想内核就是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以一种智慧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去包容天下,这种良好的乡风民俗,是促使莆仙人进行广泛的思想文化交流的基础。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莆仙农家谚语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来作为垫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