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寻找历史的郑樵
——写在《郑樵》出版之际
【发布日期:2017-05-09】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阮其山】
应省社科联之约,为“福建历史名人丛书”捉刀的《郑樵》卷,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按“丛书”定位,这是一册“记录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价值践行轨迹”的历史人物传记,一册正宗的历史读物。
  郑樵是莆阳文献名邦最具声名的三大历史名人之一。其巨制《通志》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地位。历千年而不衰,至今仍是学人必读之典籍。“丛书”专家组谓郑樵为“博通百科的史学大师”,概括了他的功业与特征;并把他置于蔡襄、刘克庄之前,显示郑樵在福建与莆田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和影响力。郑樵治史生涯所显示的科学创新精神,及其对事业坚韧不拔与献身精神,早已跨越学界与时空,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教育意义。这正是笔者乐于为其作传,宣扬其奇崛而辉煌的人生及其品德精神的缘由。
  笔者近年虽写过一些莆阳名人“传略”,但对名人专传则是一次新的尝试。在拜读国学大师梁启超《王安石传》、林语堂《苏东坡传》、朱东润《张居正大传》等诸家经典名人传记后始知其一些门道,就是写历史人物传记必须占有丰富史料,坚持以史为据。或者说,以史料为基础,以真实为生命,乃是传记的本质特征。正如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序言》所言:“因为传记文学是史,所以在记载方面,应当追求真相,和小说家那一番凭空结构的作风,绝不相同。这一点没有看清,便会把传记文学引入一个令人不能置信的境地:文字也许生动一些,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究竟是不甚合算的事。”“中国所需要的传记文学,看来只是一种有来历,而证据不忌烦琐,不事颂扬的作品。”又说,“一切的空论,掩饰不了材料的空虚。”
  大师们的传记及其实践经验,是笔者撰写《郑樵》的指南。于是,凡是与郑樵有关的,千方百计收集到手,或浏览,或摘抄,或下载。欣欣然力求多多益善,不怕鱼龙混杂,唯恐有漏网之“鱼”。
  笔者在疏理考辨郑樵史料时发现,现有某些着述、传记,对郑樵若干人生重大事件的记述与说法,同郑樵本人的传世文献及史籍的记载往往不能吻合,有的根本就查无实据,甚至还有违背历史常识者,以至于不能真实反映郑樵的历史面貌。有的郑樵传记,实质是传奇之类的文学作品,虽读之有趣,但所塑造的郑樵形象,同历史上的“真身”不尽相同,很难让读者准确了解历史上郑樵的真实风貌。诸如此类,不妨例举若干。
  溪东草堂是郑樵少时读书启蒙之所。有传记谓郑樵幼年就在此与从兄郑厚“纵论天下大事”。郑樵虽然聪慧,也不至于如此早熟。郑樵《题溪东草堂》诗云:“天寒堂上燃柴火,日暖溪东解虱衣。兴动便携樽到岭,人生真性莫教违。”生动描述了孩童的天性,这才是真实的郑樵。又有人把“溪东草堂”与南湖郑氏始祖的“南山书堂”混为一谈,以至于把郑樵赞颂先祖南湖三先生,与闲云为伴、潜心儒业的高洁情怀,解读为什么郑樵的“寂寞”心情。还有人把该诗误为所谓“题南峰书堂”之诗。
  靖康之难后,郑樵两兄弟曾三上已罢职的枢密副使宇文虚中家门,献天下安危大计,寻求从政报国之路。有传记称二郑远赴数千里外的河南汴京、山东青州登门拜见之,似乎二郑脚踩“风火轮”,有一日千里之神功。多则史料表明,宇文尝奉祠福州,家人也一直居榕。二郑兄弟自称三次登门拜访宇文,宇文也二度回访。据此推测,宇文当在福州,而非汴京、青州。有的专着推测,郑樵数年内尝四五次赴临安,包括去“三馆”借书。殊不知,莆田至临安二千里路程,往返一次得三五个月时间。年已半百的郑樵,家境贫寒,其体力以及经济力是否承受得了如此频繁的远行,也是个大问题。即便在今天,也不是平民百姓可以随心所欲、轻而易举的。因此论史须把思维置于相应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才不至于以今类古,方枘圆凿。
  临安献书是郑樵平生之一大事。郑樵《献皇帝书》说是“恭诣检院投进”。有传记则谓郑樵到“诣检院”献书。考《宋史·职官志》并无“诣检院”官署,而设“登闻检院”接纳官民上访投状。可见所谓“诣检院”,乃是对史料的误读。诣者,到也。“恭诣检院投进”,意思是恭敬地到登闻检院把书献进去。遗憾的是,对“诣检院”误读至今依然以讹传讹。
  郑樵一生究竟几次献书?可谓众说纷纭。据史志记载,郑樵严格意义的献书,只有绍兴十九年(1149)这一次。二十八年(1158)高宗召对所上的《修史大例》与《夹漈书目》,是行前特为宋高宗了解编修《通志》的体例样本,及此前已成的着述目录,并非郑樵的正式着述,因此也谈不上是献书。而绍兴三十二年(1162)则是专为上进已编成的《通志》,本属奉命之作,因此也非献书。有人说郑樵献书的表状(即《上皇帝书》)被秦桧所扣压。若是当真,又如何解析高宗对郑樵所献之书“诏藏秘府”呢?有传记悲叹郑樵赴临安献书,“等了近一年时间,最终希望落空”。实际上高宗对郑樵献的书“诏藏秘府”,正表明朝廷对郑樵前期治学成果的肯定,而这批着述恰是日后编修《通志》的学术基础。因此郑樵临安献书是很有成效的。
  关于编修《通志》。有文章说,郑樵35岁即绍兴八年(1138)召对时,就要求朝廷支持修史但未获准。史料记载,此时他正在芗林山中与夜鹤晓猿杂处,致力于草木虫鱼之学的着述。直至18年后即53岁时,才得到宋高宗的召对,并封官迪功郎,承诺由官府供其笔札。
  有传记称,郑樵在高宗召对之前就已完成《通志》初稿,甚至说郑樵在接到召见通知时,《通志》即将完工。实际上,郑樵在献书时完成了各门类着述近5O种,为编修《通志》做了大量的学术准备。但鉴于秦桧禁修私史的政治压力,郑樵对《通志》一书虽构思已久,但始终不敢贸然开编。他在《寄方礼部书》中极其明确说:“郑樵欲自今天子中兴,上达秦汉之前,着为一书,曰《通史》……此非有朝廷之命,樵不敢私撰也。”其《上宰相书》亦云:“呜呼!术业难成,风皮易起。深恐传者之误,谓擅修国史,将无容焉。”可见郑樵对此是十分清醒的,不敢越过雷池一步。所谓《通志》“已完成初稿”、或全书“即将完工”的说法,是违背事实的。郑樵只是在高宗召对获准后,才衔命回夹漈草堂全力编修《通志》。
  有人评价《通志》称,“郑樵在《史记》的基础上,把中国历史的开端,又往前推了一大步”。笔者经过比对发现,郑樵《通志》沿袭司马迁的《帝纪》,同样始于三皇五帝传说时代。所谓郑樵把中国史开端前推一大步的说法,只是一种臆想罢了。
  宋高宗召见郑樵授其迪功郎后,遭到御史叶义问的弹劾。史志对此事语焉不详而成谜。有传记把叶御史演义为两面三刀、心毒手狠的政客,必欲将郑樵“置之死地而后快”。史料显示,叶在秦桧主政时,曾因抵制秦桧旨意被罢官,至秦桧死后擢殿中侍御史。他力请肃请秦奸余党,累章弹劾秦桧式的人物枢密官汤鹏举致其落职。可见叶义问乃是真御史也。考史志亦未见他同郑樵有什么公怨私仇的记载。从其肃清秦桧余党、弹劾汤鹏举的行为看,弹劾郑樵多半是因尝为修史上书秦桧之事。叶义问不问情由,把郑樵作为“桧党”弹劾,实属误判也。因此宋高宗并没有“批准”他的弹劾,不但没有将郑樵罢职,只是调整为祠职以享俸禄,且诏“官给笔扎”,诚心诚意支持郑樵修史。叶义问弹劾郑樵既属“工作失误”,故不可因爱郑樵而把叶御史妖魔化。
  有传记称,宋高宗自建康一回临安,就想起了郑樵及其 《通志》,遂下旨召见。郑樵却“无福气”,卒于命下之日。历史记载是,高宗回京17天后才下令郑樵缴进《通志》的。倘能早三五天想起郑樵,卧病于床、奄奄一息的郑樵,或有可能得到御医的抢救而延续余生,历史又将重演一场山林布衣同室宫至尊的精彩对话。
  有传记称,郑樵“一直远离政治”。君不见,靖康初郑樵兄弟几番寻求从政报国的事;绍兴十九年应诏千里赴京献书,之后又上宰相书的事;以及近臣举荐入朝应对并获授官的事,如此等等,无不是郑樵人生之大事,无不是与朝廷权力中心密切交往,同国家政治息息相关,岂可说郑樵“远离政治”!
  如此等等,仅举郑樵生平的若干重要事件而已。也足以令人惊叹某些传记、文章笔下的郑樵,同历史的记载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差异。笔者并非在此对诸家的说法作学术评价,只是借以说明搜集、辨析资料,对郑樵研究的极端重要性。
  历史是一门科学,史料是打开历史之门的阶梯。郑樵的成功出于他的博学深识。他以十年时间搜求图书,读遍东南八分书,而有“万卷灯窗之积”,才有《通志》之巨制。郑樵治史最反对空言论道,鄙视汉唐经师对《诗》、《传》臆想附会的“美剌”,从而创新了学说。一些郑樵的传记、文章,由于忽视史料依据,又急于求成,于是以想像代替考证,以空言充当史实,捕风捉影,臆想附会。史料贫乏的郑樵传记,如同严重缺钙的人一样,是无法以饱满健康的形象挺立在读者的面前。
  本书作为一册不足十万字的历史普及读物,阅两年始成稿。按照“丛书”体例要求,以故事的形式表述郑樵的着述人生,力求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但所写的人和事,则都有历史根据。为写一个历史的、真实的郑樵,笔者以大半时间搜集资料,又花不少精力辨析史料,小心求证,以辨明真相。力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疏理出郑樵的人生轨迹。对郑樵平生的重大关节皆有考辨论证,做到以史为据,真实可信。对郑樵生平的每一事件,每个人物,每种思想,每次对话,都有史料依据,即便某些推测也须有必要的史料依托。这样的郑樵才是真实的,历史的。因此可以说,本书的形式是故事的,文字是通俗的,内容却是学术的,严肃的。这是传记作者的职业良知与社会责任感之所在。只有敬畏历史,依靠史料,才能认识历史,写好历史。
  郑樵作为一位博通百科的史学大师,如何通俗地介绍他的学术成果及其创新精神,如何把他的学术生涯写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如何把他的诗文揉进他的人生经历,如何把古文转换为白话,等此类历史普及读物的笔法问题,也是写作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性课题,往往比学术专着更劳心而费力。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郑樵毕竟是一位千年文化巨人。时空跨越,社会变迁,史料有限,以及“丛书”体例所囿,本书只能大致记述他的人生历程、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贡献,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写作中也发现不少郑樵之“谜”,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手头的资料也未尽其用。似有必要写一册学术性的郑樵大传。
  笔者认为,莆田作为郑樵的故家,号称文献名邦,不仅要以郑樵为荣,更要宣传好郑樵,使郑樵的事迹广为人知,使郑樵的精神深入人心。我们不但要有郑樵的文学传奇、历史传记、名人大传,还要有郑樵的戏剧、电视、诗歌、音乐、书画和工艺美术等多种文化形式的作品。莆田市区应有以郑樵命名的广场、大道、学校。借以缅怀郑樵的功业,弘扬郑樵的精神,激励人们为莆田文献名邦增添光彩,告慰夹漈郑先生在天之灵。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