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读刘克庄诗《撷阳塘》
【发布日期:2017-06-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余学范】
    刘克庄(1187-1269年),是南宋著名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他有一首诗,写的是唐代莆田的水利工程——塘。
  诗的题目为《撷阳塘》,内容如下。
  塘水年时似练湖,春来亦已化平芜。农官久废存遗址,樵子公行作坦途。苇折鹭藏身不得,萍干鱼以沫相濡。桔槔伊轧声如泣,借问龙公睡稳无。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中湖、途、无在《广韵》属模韵,芜、濡属虞韵,虞模通押。第五、六句(颈联)打破了七言句式前四后三的常格,变成前二后五。
  撷(xié)有两个意思:1.摘下,取下。2.用衣襟兜东西。撷阳意为采集阳光。年时谓往年。练湖是晋永兴年间(304——306年)修建的人工湖泊,位于今江苏丹阳县城西北,面临江南运河。在历史上具有调蓄山洪、灌溉、济运等作用。农官是古代主管农事的官,在诗中指管理撷阳塘的机关。以沫相濡,原指鱼在泉水干涸后用唾沫互相湿润。桔槔(jiégāo)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利用杠杆原理汲水,可以省力。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重物的重力作用,能轻易把水提拉到需要的地方。伊轧是象声词。龙公即龙王。
  诗描述了遭受严重春旱的撷阳塘。大意是:往年蓄满水用于灌溉的大水塘,春季以来已经干涸并长满杂草。塘边的管理机关荒废很久了,只留下遗址。塘底也被砍柴的人毫无顾忌地走成了坦途。芦苇折断了白鹭无法藏身,塘水干了鱼儿只靠一点点水活命。汲水的桔槔咿呀呀地响着。诗人大声责问龙王,干旱成这个样子,你还睡得稳当吗?
  塘是古代莆田先民开挖的用于蓄水灌溉的大水塘。唐贞观年间就挖了五个,现存的只有国清塘,又名“土海”,早已废弃不用。《新唐书》志第三十一地理五说:“莆田,东北四十里有颉洋塘,贞观中置。”《八闽通志》称,“溉田二百顷。”
  撷阳塘又名胜寿塘。据《八闽通志》,颉洋塘,“唐贞观五年置。后更名胜寿塘。”唐贞观五年是公元631年,距今已1300多年了。又据清陈池养《莆田水利志》:“胜寿寺放生池其遗址也。”胜寿寺在今江口镇厚峰村,佛日山前,附近今仍然有塘头、塘西、塘边地名,古撷阳塘当在那附近。从这些地名,可以想见古塘的大致规模。
  这个大水塘的名字,很多地方都写成颉洋。颉,可能是“撷”之误。胜寿寺里至今尚存一块宋蔡襄亲笔书写的“撷塘”石刻。撷塘,当是撷阳塘的简称。阳、洋都属阳韵,在今莆田文读、白读都分别相同。如在地名中,阳城的阳,洋尾的洋,都白读,读音相同。
  据历史记载,宋嘉佑年间(1056-1063),知军刘谔在萩芦溪上游莲花石下拦溪筑坝建太平陂。建成后,就把以前用于灌溉的五个塘,胜寿、西冲、大和、屯前、东塘填平,复耕为田。胜寿塘即撷阳塘,是最大的一个。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刘克庄还看得到呢?原来据历史记载,宋绍定年间(1228-1233),知军曾用虎重修太平陂,陂也一度更名为曾公陂。那么撷阳塘是在曾用虎重修太平陂之后,才被填为农田的,可知此诗作于1233-1269年之间。
  诗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塘虽然可以蓄水灌溉,但是水源不足,遇上干旱就底朝天“化平芜”,发挥不了作用。后来都被另一种水利工程——陂替代。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