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出高徒。”孔子的学生学了三年,就可以出社会工作,领取实物工资谷子,这是因为孔夫子教学艺术与众不同。 在《论语》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孔子又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这里记载的是孔子教学艺术。意思是说,孔子教学不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而是有纲有目、有主有次的,并且用它来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孔子考子贡,他以为“然”,但是,认真一想,感到答非所问,就来了个反问句。孔子接着就告诉了他。 孔子见到曾参,直接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点头称是。他的答案,“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对不对?说得对,完全正确。这是因为《论语》一书,讲来讲去,都是国家大事,其中核心问题是君臣民的政治思想建设,臣民对国君要忠,国君要爱臣爱民,宽大为怀,讲宽恕,国家才能发展,平安无事。所以,孔子教学思想核心是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建设是纲,其余的都是目。纲举目张,这是孔子的教学艺术。曾参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对孔子教学艺术最了解。《史记》说他“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仲尼弟子列传》)所以,曾子的答案完全正确。后人变化了,说孔子教学思想即哲学思想核心是“仁”,或者是“礼”,或者是别的,是因为没有尊重曾子的观点,不懂装懂,自以为是。 在《论语》里,还有一个记载也与孔子的教学艺术有关。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与实践了? 原来,孔子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还重视青年学生规范化管理教育,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他通过优化选择,把现实社会最为重要九个课题拿来,让学生去做,对照检查,进行自律。 孔子的学生学三年以后,就可以到社会工作,领取实物工资谷子。在那时,调查研究、接待群众、办事效率、收到礼物等等,都是他们面临值得正确处理的问题。君子优良品质,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从中可以看出,实行规范化管理,边学习,边练兵,培养和造就富有君子精神的一代新人,完完全全是现实斗争的需要,所以,这样做,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这说明,国家政权建设是纲,规范化管理是具体落实措施。 《大学》提出了“以修身为本”的新课题:“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在这里,作者以修身为本,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为末,认为厚薄颠倒都是因为本乱,把思想品质修养的重要性说得十分深刻。孔子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教育,便是那时的修身养性措施。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了解孔子在教育上的建树。所以,“吾日三省吾身”称得上是现身说法,让后人加深对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习惯成自然。经常反省自己,久而久之,也就把反省作为传家宝。到了自己做教师时,还要把当年故事说给自己的学生听,让他们也学着这样做。 孔夫子的教学艺术,标志着在春秋后期,中国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老子着作《道德经》,为先进的东方哲学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贡献。孔夫子则创办私学,把最新的哲学成果传授给他的3000弟子,让他们为华夏民族的振兴做出贡献。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早在2500年以前,孔子就懂得这个哲学原理,把尧舜禹等君子的事迹编成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规范化管理,很不简单。东方哲学就是这样先进! 孔子仅仅是春秋后期一位民办学校教师兼校长,但是,后来的统治者却要尊重他,拜他为师,而且还来个全国范围内的“尊孔读经”,让他教书育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等得到普及和推广,为本国的文化建设做贡献。司马迁在《史记》的《孔子世家》中说:“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这实在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孔夫子教学艺术代代相传,东方哲学就这样地在中国人民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为中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断发展,长期名列世界前茅,做出了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