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民间和学界都流传“陈林半天下”、“无林不开榜”等俗谚。煌煌林氏昭史册,这是历史的真实,而并非过誉的虚言。明代重臣、名儒《丘文庄公集·阙下林氏孝友祠堂记》载:“八闽着姓以林氏为第一,林氏尤着于莆中。莆中之林,首称阙下。” 笔者前些年参与《莆田姓氏志》的编撰,手握相关部门提供的权威资料,自然心中有数。莆田、福建,乃至台湾,同根同祖,情况大致相同。林氏作为莆、闽、台共同的一支名门望族,值得世人倍加关注与呵护。故此,林祖泉先生新近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莆田林氏科第录》,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中,显得弥足珍贵。 祖泉先生长期在文史部门工作,屡有斩获。《莆田林氏科第录》是一部记载莆田林氏科第人物的资料性着述。资料来源主要以民国之前编纂的地方志为主,辅之以历代正史和名人文集、笔记等,文字资料,均有古籍出处,并附有主要参考文献(含作者的姓名、朝代、版本等)。附录还收入莆田林氏进士名表等。作为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史学工具书,该书彰显出作者占有史料繁多周详、丰富翔实的专业优势。尤其卷首2万余字的“综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 史学最怕孤证。因此,这部科第实录展示的引述出处,都不是孤独的一两本,而一般都有七八部之多,以便于读者能够相互参校,彼此佐证。书中钩稽梳爬,收录了自唐至清代有文献记载的莆田林氏进士及第、明经及第和中试举人的传略和简介,并以朝代科第先后为序进行梳理排列。武进士、武举人列在后面,排列有序,一目了然。本书引用资料书时,若原刊本中刊误或原撰者笔误之处,就于校正后加括号加以说明。若出现几本书记载不一致时,经考证后择其正确者入稿;若无法弄清楚时,加括号以俟考证。一清二楚,毫不含糊,但《莆田林氏科第录》,也并非全部“纯客观”地罗列展示,而是有一定的针对性。作者对于若干有所争议的说法,依照史实,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所谓宋代有没有特奏名“状元”问题、“金鲤是不是莆阳第一位进士”、“林济孙、林亨是不是元代状元”等等,就是如此。这样有理有据,条分缕析,各抒己见,对于问题的深入探究,不无益处。 据《莆田林氏科第录·编后记》介绍,祖泉先生还“将用3-5年的时间,完成《莆田林氏人物考》《莆田林氏名人传》《莆田林氏大家族》”等系列书籍的编撰工作。这里仅就《科举录》的内容谈点个人感受。 常言道,金无足赤;书籍的社会化历程更是见仁见智,各有所好。我以为,今人之所以翻检、查阅“故纸堆”,主要并非“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立足“古为今用”。就这一点而言,《莆田林氏科第录》还有一些不足和遗缺,例如,闽浙赣边界处的梨岭又名折桂岭。唐贞元七年,林藻和弟弟林蕴过梨岭往长安赶考,后兄弟俩登第归来,在岭上题诗志之。其中,林藻的《梨岭》诗曰:“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见《全唐诗》319卷),内容与莆田林氏科举紧密相关,却没有收入。我以为,收入多本史书记录的此事,也可以增加科第录的可读性,并且激发阅读情趣吧? 还有若干正史之外,载于族谱的史料,是否一概加以排除,或打入另册呢?笔者以为应该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 例如,第32码介绍金紫光禄大夫林英(林悦)时,回避了宋仁宗赵祯曾对莆田林氏家族予以褒奖,题诗、赠“忠孝” 御书二字大加点赞等史实。史称宋仁宗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圣帝明君,千古第一仁君。这位宋代第四位皇帝,他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推行庆历新政;起用包拯包青天治理都城,等等。对于此类全球林氏有口皆碑的史料,应该宁可信其有,而不宜疑其无。 同样,该书第136码介绍名臣林俊,其所立的林氏《族范》,有口皆碑,理应收入。还有,第264码介绍林麟 ,其作为“加正一品”钦差出使琉球,回国后特地瞻拜贤良港天后林氏祖祠,并“遣工置木石整造之”,应该记上一笔吧。因为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亮点之一。第262码介绍林尧英,应该提及他筛选并命名“莆田二十四景”之事。 再则,科第录“附录”了林环殿试状元卷,很好;但各有千秋、同样千古流芳的林文殿试对策卷,为什么不一并收入呢?不过,这些“举手之劳”,很可能祖泉先生会在其系列着述中予以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