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李金冬印象
【发布日期:2017-07-25】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李金冬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又是一位出色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编辑。几十年来,李金冬披荆斩棘,在画坛上辛勤耕耘,走出一条艰辛又独特的艺术创作道路,打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画作为媒介,为心桥,在对台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他的画作已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他还教书育人,以课堂为园地,精心栽培新秀,有二十多位学子在书画界崭露头角,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他兴趣广泛,业余还从事美术史论研究,学术研究成果也相当丰硕,不但出版多本图文并茂的画集,而且还发表了不少论文,并出版《论美育》等两本学术专著,为文化宝库增添了光彩。
  李金冬名气很大,是莆田画坛骄子之一。我国国画大师李可染和人民日报原总编辑兼书法家邵华泽以及著名教授许怀中对他的艺术成就都作了很高的评价。
  李金冬,笔名李馨,号兰溪居士。他的生平事迹颇有传奇色彩。他出生在兴化平原上、木兰溪畔一户普通农家。他从小热爱美术,六岁开始学画。他天赋高,想像能力丰富,小小金冬的画作受到了大人们的表扬。1954年,他考入莆田砺青中学。当时的美术老师、著名画家黄愧群先生欣赏他,当作好苗苗精心培养。初中毕业时,黄老师推荐他报考福建师院美术专业。他如愿以偿,进入高校深造。他在名师宋省予、高一呼、杨启舆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绘画技艺,学习中外美术史,又钻研美术创作理论。刻苦努力不负有心人。这为他后来事业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1963年大学毕业后,他先在莆田文化部门工作。他责任心和事业心很强。他和同事们一道,以美术为武器,用宣传画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街头,在乡下形象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受到了干部群众热烈欢迎。为了扩大城乡美术人才队伍,他又和同事们一道,举办一期又一期美术培训班,培养新人。他还经常深入基层,并到海岛渔村体验生活。他先后创作《渔家儿女谱新篇》等作品,多次赴省展览,反应强烈。还被选送入京展览。他又创作一批国画、油画作品,如《湄屿潮音》、《秀屿风光》、《东山晓旭》等,悬挂于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会议大厅以及兴化宾馆大厅和会客室,展示浓郁的莆田文化氛围,代表当时莆田绘画艺术新的水平,受到当时的莆田市委书记苏昌培的高度赞扬。
  上世纪70年代末,李金冬被调到渠桥中学教书,从事美术教育。不久,他进入莆田第一中学任教并担任美术教研组组长。他以很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教书育人中。他把教学和创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负责教书,在教学中摸索出 “从实际出发,抓好一点二线三面向”的教学方法,培养一大批热爱美术,又有造诣的人才。金立敏同学在他的教导下,美术这一科目进步很快。她参加福建省中学生美术比赛,获得第三名。现在福州大学讲授中外美术史,成为副教授。李金冬从教,桃李满园。他自己也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园丁辅导员奖。他在莆田一中任教10多年中,边教学,边创作,实现双丰收。这一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高产期。
  这期间,由于工作成就和知名度,他被选为莆田市政协委员。那个时期,正是莆田市对台、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最为频繁的时候,作为莆田市政协委员的李金冬,由于他在书画界的崇高声誉,市领导赴台或出国访问,所带的礼品许多是李金冬的国画作品。后来,我几次带队赴台进行玉皇文化交流,他的画作也成为我们带去的珍贵礼品、纪念品。他在这方面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提到的是,这期间,他创作的大理石画在省城展出后,还被省里选送晋京,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览。省委书记陈光毅观看展览后,指出, “要把绘画大理石这一新工艺作品打进国际市场。” 省美协主席丁仃也题写“得天趣,夺天工”评语。著名画家、全国美协主席吴作人夫妇到展览馆参观,给予高度评价。李金冬的作品和参与制作的大理石产品荣获全省、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产品奖, 展览获得圆满的成功。
  记得1990年,我具体负责并主持妈祖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为配合会议进行,也举办李金冬美术作品展览会,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都参观了展览。省文化厅长许怀中参观后,高兴地说: 李金冬的作品“形神兼备”。他的百幅作品,尤其是妈祖画像作品受到参观者热烈的欢迎。在漫长的绘画创作过程中,李金冬重视生活,深入工人、农民、渔民中,创作为工农兵服务的作品,受到了广泛欢迎。他师法自然,勇于创新,在绘画艺术创作道路上拼搏前行,路子越走越宽广,艺术水平日臻完善。他涉猎国画、版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油画,在造型立意上,形似神韵都达到很高的境界。如山水画《万里长城》雄姿,花鸟画《牡丹花开》活灵,历史人物《夜读春秋》神韵,神话传说妈祖像以及现代人物《渔家儿女谱新篇》,尤其是他所作裸体画,技法都达到很高的水平。其技法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为人们喜闻乐见。他的作品,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喜爱。
  现在,李金冬的作品已经进入国内外许多家博物馆。他的《黄山奇观》《威震山河》《万里长城》《夜读春秋》《鲤湖飞瀑》等被博物馆永久收藏。
  李金冬在艺术上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作为画家,很注重自己的文学修养,以推敲每一创作作品题名,画龙点睛,使作品如锦上添花,提高美的感染力。他还注意加强自己历史知识修养。他在创作历史人物画时,先研究这一人物产生的政治社会背景,生平事迹及其成就,还有他的性格特征。如他创作的郑樵画像,在画像中注入郑樵的宏愿和艰辛、展示他的名著《通志》一书的伟大贡献、深山老林三十年艰苦著述的精神。郑樵鲜活的生命、人格和灵性在画像中都展示出来。人们对这位伟大的史学家景仰之情油然而生。李金冬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丰硕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表他撰写的《透明雅观石上画》一文。他还正式出版了《论美育》一书。该书论证了美是艺术的精髓这一重要观点,揭示他是怎样用美学指导自己创作,培养人才以及美术编辑的经验,读了令人耳目一新。
  在美术编辑上,李金冬也贡献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摸索若干经验,内容和装帧设计日渐完满,做出的特殊的成就。
  光阴似箭。李金冬和我是莆田四中初中时同学。相识时,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我们俩初中毕业后,他考上福建师院美术专业,我上普通高中,又晋京上大学。从此,天各一方,未通音讯。1984年底,我叶落归根,调回莆田市委宣传部工作,他在莆田一中任美术组长。我们重逢时,则是盛年时。当时,我兼任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主持日常工作。可是当时,市社科联这一单位既无编制,又无活动经费。但我们有一种精神,一股闯劲,要办出个好刊物。我兼主编,经我邀请,李金冬任编委、美术编辑。我们经过三个多月努力,全省地市第一个综合性的学术理论季刊《湄洲论坛》于1985年10月正式与读者见面了。第一期封面、封底和封二、封三都是李金冬设计的。一炮打响。后来,刊物文章内容和封面装帧设计都不错,在全省很有影响,都受到省内外读者广泛好评,市委书记苏昌培亲自参加《湄洲论坛》创刊周年纪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从1985年到2001年,《湄洲论坛》也从季刊演化为双月刊,李金冬在《湄洲论坛》编辑部兼职工作了十六年,并且都是义务的。李金冬把《湄洲论坛》作为重要平台和园地,联系莆田书画界人士,刊登他们的作品。一些青年书画家作品第一次在刊物上发表,受到鼓舞。李金冬长年搞美术编辑,乐为他人作嫁衣裳,思想境界受到好评。从创办刊物起,我们经常相聚一起,下基层,在市内外采访组稿,一起编稿,彼此也加深了解。
  我退休后继续担任莆田市玉皇文化研究会会长,他退休后继续从事绘画创作,也为市玉皇文化研究会理事。我们又合作共事。至今,我们相互交往已达一个甲子。现都已是七老八十的人。仍然往来不断。古稀之年的李金冬,身材瘦削,面容清癯,性格仍很直爽,胸无城府,不温不火,与人极好相处。他的工作劲头不减当年,埋头艺术创作,画技炉火纯青。他对人也仍很热情,能帮之,则不辞辛劳。
  人生易老,友情长存。几十年来,李金冬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绘画艺术创作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成就和贡献都是很大的。我和他彼此之交,可以说是淡水之交。我们相识相知,友谊却笃深,既是学友,又是挚友。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