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主要的传统节日。道教称为“中元节”,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莆田民间称为“七月半”。 传说,道教全年盛会分为三次(合称三元,就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的生日)。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 是主管人间祸福的神灵——地官大帝的生日。这天,地官来到人间考察和评判人间善恶,并为亡魂赦罪。因此,“中元节” 民间有祭拜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习俗。 佛教的“盂兰盆节”据说与莆仙戏传统剧目《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盂兰” 意思为倒悬,“盆” 的意思为“救器”。所以“盂兰盆” 的意思是用来拯救倒悬的痛苦。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传说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叫目犍连尊者,简称“目连”。 因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在世的贪念业报,死后坠落成饿鬼,目连用他的神力将饭菜送给母亲食用,可是食物一到母亲口中就化为焰灰,目连虽神通广大,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便向佛祖哭救。佛祖说:“七月十五日乃是结厦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十方僧侣,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以佛意行事。但当他打进十八层地狱后,其母己轮回转胎变成母犬,目连只好抱着母犬打出地狱,一出地狱门,母犬一见阳光,就在目连袈裟袖上撒泡尿,这时又听佛祖传他进见,他来不及换袈裟,急中生智,用力把被尿湿一边的袖子撕下扔掉,再进殿见佛祖。所以后来僧人做佛会穿的袈裟就少了一边袖子。民间传说,犬虽然受玉皇大帝御封为十二生肖之一,但就因为上述原因,才一直上不了大席。 《佛说盂兰盆经》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因强调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此从南北朝梁武帝始兴“盂兰盆会”,后经历代帝王提倡而盛行不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民间把道教中元节地官祭拜和佛教“目连救母” 故事融合一起,经过千余年的顺俗归化,慢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元节节俗。拜祭地官大帝是尊奉神灵,祭祖是为了尽孝道,普度是为了仁义。其内涵是寄托对祖先的追念和哀思,祈求合家平安。 莆田民间把中元节称为“七月半”, 也是以祭祖行孝和普度亡魂为主要目的。民间还流行着“七月半” 节俗的谚语:“初九、初十,金水滴滴;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十五‘备乞吃’,十六送乞走。”金水就是用干稻草、干黄豆枝叶烧成灰,冲水过滤后含碱的水。金粿就是用金水浸泡过的糯米磨成浆,蒸成带金色的米粿。薄荷糕是用冬米椿成“妻粉”, 拌上白糖,加少量薄荷蒸成的米糕。这两种食物是莆田民间“七月半” 特有的祭品和方味小吃。七月十一、十二,各家在厅堂摆上祭品,恭请祖先,俗称“接公妈”。十三、十四,已出嫁的女子,如娘家父母双亡,或亡故一人,这两天女儿要领夫婿,携儿女回娘家哭奠,俗称“送纸”。 祭品有金粿 、薄荷糕 、猪脚、纸钱等。娘家收礼后要回礼,一般要回灯笼一对,婴儿坐的“车椅骄” 一架等礼品,让女儿挑回去,寓意添丁添福。七月十五为主祭日,俗称“祭公妈”。 这一天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以及出外谋生的亲人,都赶回家乡,全家人聚集一堂,共祭祖先。“七月半” 期间,莆田一些寺庙还举行普度和盂兰盆会,还有演莆仙戏的传统剧目《目连救母》。城隍庙还举办盛大的祭孤法会,并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施舍大米、面粉等食物。莆田平原、沿海一些农村还有“放水灯” 的习俗。七月十六,各家举行“送公妈” 仪式。 “四盂逢秋序,三元得气中。云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宫。”道家的中元节,佛家的盂兰盆节,民间的祭祖活动,释、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一代一代传承至今。随着时代变迁,又不断注入带有不同时代色彩的新元素。如今已成为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回乡寻根祭祖,共叙亲情的纽带和桥梁。使中元古节“七月半” 重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