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 “乞巧节”。 相传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这美好又浪漫的节日里,让情人释放相思的煎熬,享受缠绵的美妙。绵绵七夕曲,漫漫相思情。牛郎、织女的传说从远古的隧道里走来,或许从那幽蓝神秘的天空随白云飘来,亘古不变的流传,演变成“七夕乞巧” 及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中国的“情人节”。 翻开远古的传说,东晋《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从那时起,就有了七月七日这个古老的七夕乞巧的节俗了。“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每年的七月七日夜晚,年轻的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摆上七月的瓜果,祭拜星空,乞求织女赐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有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七夕节”, 莆田人称之为“七月七象”, 最早来源于先民们对星象的崇拜。古代先民们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 为终局。以“七曜” 计算现代的“星期”。 我们莆田民间丧礼还有“做七” 的习俗。就是从逝者亡故之日起,每七天做一次祭奠礼仪,俗称“做七”。 从“头七” 到“尾七”, 举行七次祭奠礼仪,计49天。所以“七七” 又是一种数字的崇拜现象,以七个七寄托人们对逝世亲人的哀思。 “七月七象” 莆田有吃炒黄豆的习俗。传说在这天晚上,坐在瓜果滕架下,吃着喷香的炒豆,托腮仰望,遥看星空,会听到牛郎织女的缠绵悄语和戚戚的哭声。莆田民间还把七月初七作为耕牛的生日。记得小时候放牛时,都会在“七夕” 这天采摘一些野花,编成花环套在牛角或牛脖子上。嘴里吃着喷香的炒豆,手里牵着戴着花环的牛,走在路上,别提多神气。在这一天,牛路过田间地头,偶尔吃了一口庄稼,即使主人看到了也不会吆喝。晚上大人们还要给牛喂一些酒糟、麦麸等饲料,称之为“贺牛”。 “今夕渡河津,牵牛笑红尘。今古情爱事,多少风流人。”七夕,古老美丽的爱情传说,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的演绎,将牛郎织女演绎成了神话。披上神话面纱的牛郎织女,使得信男信女们情窦初开,相约如七夕。“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今天,社会的图腾已不用姑娘们去当织女了,自然就不用七夕乞巧,乞来一双灵巧的双手,她们只要忠贞的爱情,如子之手,与子偕老。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七夕这唯美浪漫的节日,侃一篇唯美的情愫,歌颂牛郎织女那种在现代人眼里无法理解,更无法读懂的意外邂逅和对爱情的浪漫、执着。祝福天下有情人,在凡间的鹊桥上相会相爱,百年好合,直到永远。 繁星皓月,银河无渡,柔情似水鹊桥词,引无数诗人回顾。七夕节是一个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在这样的夜晚,遥望皓瀚星空,坐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更让人想到了关于“七夕” 乞巧的诸多故事和无数朗朗上口的诗句。如郑氏宗祠里对联:“画荻欧母,乞巧采娘” 下联就是典出郑侃之女采娘乞巧日梦织女授其神针的故事。唐代诗人秦观《鹊桥仙》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杜牧“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许许多多美丽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诗句,丰富了七夕节的内涵,更为中国的“情人节” 增添了古典韵味和诗意。这也许就是“七夕” 节留给人们无穷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