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来了,不禁想起儿时读书的那些往事,记忆最深刻的是报名注册分新书,回家后,母亲给我包书的“凡事”。 读小学的时候,每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每个学生从学校里领回几本书,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和自然常识等。新书一到手,我马上就开始翻书,看的不是文字,只是书里的插图。旁人以为我很勤奋,都说:看这孩子如饥似渴的样子,一定很爱学习。其实不然。用母亲的话说:我的儿子“好新鲜”,没过几天,每本书的两个书角都卷了起来,不到半学期,书包里的书就像菜坛子里的“菜腌”,没有一本是平整的。 为了延长课本的使用“寿命”,一回到家里,她便把我手里的书接过去,马上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牛皮纸就给我包书。 如今,牛皮纸很少见了。在我小时候,每次母亲到镇里去卖龙眼时,总是会向新华书店的售货员“乞”一两张牛皮纸,如果售货员不肯送,她就拿一两串龙眼作交换。所以每个学年开课前家里就有了牛皮纸。牛皮纸呈黄色,纸面宽,且厚度够,是孩子们用来包书的最好选择。新书领回家后,母亲总是把它铺在桌子上抹平,再用平板压平皱褶,然后细心裁剪,剪成比课本横切面的两倍多一点。 母亲包书的技巧,也是值得我自豪的事儿。在我们班级里算我的课本包得最好,裁剪分寸之间,母亲拿捏每本书的装订处特别准。一本书包好,整整齐齐,严严实实,连里头的折叠处都不差分毫。这样的技术,无疑是让人羡慕的,就连老师都夸母亲包书的技术水平高。 别小看这包书,事儿不多,但特别费时。可是,我那包好的书还没有用多久,牛皮纸就和课本“分家”了,倒不是书包得不好,而是我太调皮了。有时在读书或者做作业,跟同学吵架,不是把书拿来做“矛”,就是把它拿来当“盾”,无奈之下,母亲又得重新再包。每个学期,母亲至少要给我包两三次。到了三四年级,我还经常把书给读“丢”了。后来我才知道,有些同学打不过我,趁我下课不在的时候,就把我的书给偷去扔了。现在让我回想小学是怎么读书的,还真的记不起来。 那时候,我特别羡慕一些家境好的孩子,他们能托亲戚从城涵的百货商店里,买回一些花花绿绿的用来包书的纸。那个年头,对于乡下的孩子来说,这可是挺稀罕的。也因此,常常惹来孩子们的惊叹。不过,母亲给我包的书,也引来了几个同学,问我母亲哪里买的纸,能不能帮他(她)们包书,甚至还有几个同学,要求亲眼看母亲包书,并教一教包书的“窍门”,一向看重读书的母亲一一答应,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上了初中以后,我渐渐地就懂得了爱惜书本的道理,因为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书籍是知识的海洋……”。除了教材课本外,语文老师还要求我们到书店里,买些作文选或课外参考书,每次买到新书,我总是把新书拿回家叫母亲帮我包好。在我看来,一本书拿到手,最重要的就是先把书包好。母亲常说,懂得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懂得爱惜书本。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孩子的课本,用了一个学期后,依然像新的一样,一点皱褶都没有。 可到了如今,条件好了,但儿时包书的闲心却不再有了。哪怕是挺贵重的书,也懒得再动手包书了。不过每次翻着书,看着叶面上的污渍或者折痕,心中不禁感触万分。 儿时那些包书的岁月里,蕴含的不仅是母亲的爱,更是劳动人民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而这样的感情,却在后来,渐渐遗失在了俗世的喧嚣和浮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