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书
“闽中异端”林龙江
【发布日期:2017-09-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金文亨】

  林龙江在莆田,在福建,甚至在全国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山。林龙江作为明代中、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学家,爱国者,生前、身后历经五百年,仍然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传奇人物,人们仍在纪念他。


  博览群书  精研“三教”学说


  林龙江(公元1517——1598年),名兆恩,字懋勋,号龙江。明兴化府莆田县人。他一生为布衣,却有着许多有趣而又奇特的传说,色彩浓郁,可谓传奇的一生。他和泉州李贽一起,被称为“闽中二异端”。这绝不是偶然的。
  林龙江人生最为闪光之处就是:投身抗倭斗争,提出颇有见地的“防倭管见”;集唐代之后三教合一思潮之大成,创立“三教合一”思想体系;创立中国独特的新宗教派别“三一教”,几成全国性的宗教,并被拥戴为 “三一教”教主;毁家纾难,济困救难。他逝世五百年,在海内外仍然颇有影响。
  五百年前的1517年正月十四,林龙江出生在兴化府莆田县城内赤柱巷一户官宦人家、书香门第。当时,莆田县产生一批科甲世家,涌现一批名宦硕儒,还有民族英雄。其中城内赤柱巷(即林龙江)这一支林姓,也为兴化府望族、官宦之家、科甲之家、书香门第。林龙江远祖林洪,明建文年间进士,做了官。这一支林姓,于明代林龙江之前,十三人中了进士。他曾祖林垠,布衣出身,也官至评事。他的祖父林富,弘治时进士及第后,官至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叔父林万潮,于嘉靖初也中过进士,当了官。父亲林万仞,字养浩,为太学生,“辞不仕”。“事父至孝,且旷达不群,喜周人之急。”母亲李氏,是知州之女,知书达礼。他的长兄林兆金,弟弟林兆珂都是进士出身。
  林氏家族家学渊源深远,诗书传家,其源流长。家教、家训、家风传承几百年。林龙江在莆田县这一文化氛围,在莆田林氏、特别是城内赤柱巷林氏这一家庭环境中长大。儒家修身、齐家、忠君爱国、仁爱思想也深深影响了青少年林龙江。他从小就刻苦读书,注意修身,齐家,决心像先辈一样,走科举之路,希冀将来跻身官场,治国平天下,还要立德、立功、立言,名垂青史。这是林龙江和其先祖一样,人生追求、奋斗的远大目标。
  据张洪都所着《林子行实》介绍:林龙江“少而颖悟,长而慈仁,壮貌奇伟,下笔成章。”他从小天赋过人。祖父的好友王阳明见过四岁时的林龙江,赞不绝口。并对其祖父说:“此儿丰姿卓异,殊非科第中人。”林龙江六岁开始读书。他从小接受其祖、其父的儒学教诲。从少年时期起,在认真学习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同时,也接触了遍布兴化府城的府学、县学及其府、县孔庙等。儒、佛、道三家在青少年的林龙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先辈言传身教,培养了他忠君、爱国、仁爱、勤勉的人生德性和淑身济世的处世言行。
  林龙江从小勤奋好学,接受系统的儒学教育,十六岁时,撰写了《博士家言》一文,“词锋焕发”,受到好评。十八岁时,报考府学,督学阅完他的考卷,评说: “见理之文”。他进入府学后,继续主攻儒学、朱子学说和王阳明“身心性命之学”,又勤于思考,学问精进。二十四岁时,督学田汝成到兴化府学巡视,与生员见面,指名林龙江,“命作拟古诸书”。督学细读他的文章,赞扬他学问功底深厚。
  林龙江于明嘉靖年间,屡次应乡试不第,就放弃科举、入仕为官的念头,投身人生另一道路。他刻苦学习儒学,深受儒学影响,为尔后倡导“三教合一归儒”思想打下扎实的学问基础。三十八岁时,创立三一教,并开始着书立说,撰写了《明经堂》、《崇礼堂》等文章,编写了《非非三教》、《林子旧稿》等文集。之后,他一边讲学、传道,一边着述,并投身抗倭斗争,尽心尽力济困救难,受到所到之处门人和百姓爱戴。


  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爱国、爱乡、爱民


  林龙江从小接受中华传统文化董陶,传统文化中爱国、爱乡、爱民的思想,以及仁爱、慈悲之心在他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他少年时受父亲乐善好施的言行影响。他十三岁时,每当路上遇到穷人,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身上带着的钱物散发给穷人家。一次,他回家后,母亲发现钱物不见了,就追问他。他从容地回答:“捐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二十四岁时,他到仙游县向佃户收租。结果,他将收到的田租,全赈济了贫民,未带回来一钱一物。二十七岁那一年,他父亲病逝。其父“喜周人之急”,也影响了林龙江。他父亲临终前,郑重地交待说:“吾旦夕且死,尚有千金之券咸付其人,毋复责偿可也。”其父仗义疏财,要他不要去讨还债务。林兆恩遵从父命,高兴地完成了父亲交给的任务。
  林龙江子承父志,一辈子扶贫济困,越老善良之心越放射闪烁的光芒,一次又次捐钱捐物扶助贫苦市民和农民,灾年更是捐献巨资赈济灾民。还捐资修桥,铺路,建航标塔等公益事业,都受到当地百姓的赞誉。兴化府官员称赞:“山人林兆恩,学行并崇,恩施独厚”。还赠送书写“壶山高士”匾额。朝廷派到福建的巡按也赞扬林龙江:“业诗书而志甘泉石,守道义而恩及闾里”,也赠匾“高风劲节”,表彰这位积德行善,又劝人为善的着名慈善家。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儒家思想、家训、家教,父母的言行对林龙江深刻的影响,为后来弘法济世,为百姓服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兴化府,经过明朝前、中期恢复、发展,相当繁荣。当时,万恶的倭寇垂涎而滴,肆无忌惮地侵犯莆田、仙游,抢劫,又烧,又杀,无恶不作。倭寇还占领兴化府城。面对官府腐败,官军缺乏战斗力,林龙江主张武装民众,抗击倭寇侵犯。他目睹倭寇连年侵犯兴化,莆田倭害最烈,于嘉靖四十一年着《防倭管见》一文,向官府提出:“各乡须各自练兵,各自防御。或贼至一乡,则号头一吹而旁乡响应。自滨海以至城邑,无不设兵备御。”
  在明中期,特别是嘉靖年间,倭寇十八次进犯兴化。林龙江热爱家乡,心念苍生,积极投入抗倭斗争。他捐出家财,雇聘广东兵击倭,守城,慰问官兵等,以独特的形式积极参与抗倭斗争,保卫家乡,保护百姓安宁。可以说,林龙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爱国者。
  值得提到的是,面对严重、残忍的倭患,他还毁家纾难,从事大量的慈善工作。他捐献家财,救助遭倭寇侵害而苦难中的百姓。他又和门徒一道,救治在瘟疫中挣扎的百姓,与门徒一起,收拾被杀死、饿死、病死的两万三千多具尸体,或掩埋或火化。
  倭寇占领兴化府城后,抢掠烧杀 ,莆田 “庭堆白骨人踪少,鬼哭荒村日色昏。” “莆中文物,同归于尽。”林龙江曾作《寇退收尸歌》:
  与汝形骸一气分,满城鬼哭不堪闻。
  舁风化缘何事?与汝形骸一气分!
  为了广大百姓安康,林龙江研究道教和佛教的同时,结合研究张三峰太极拳法,在实践中,创立气功“九序心法”,即“艮背法”,传授给门徒以及百姓、官兵,既可修身,养性,治病,又可为百姓服务。
  林龙江和门徒们爱国、爱乡的义举和爱护、救助百姓的善行,受到广泛的好评,也扩大了三一教的影响。
  今年是林龙江诞辰五百周年。五百年来,不管世事多么沧桑,但五百年来人们对林龙江的怀念从未停止。笔者感念莆田历史辉煌,感念林龙江精神可贵,特作此文纪念。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