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思忖:到底是人格的力量影响了散文,还是散文的魅力成就了人格?古人素有“心正则笔正”、“腹有诗书品自高”之说,就是对高尚人品的最高褒扬。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傅庆定无疑以他德文双馨的品格诠释了这一答案。 我与庆定先生共事了近十个春秋,对他的为人、为文、为政具有绝对的“发言权”。但要真的说出他好在哪里?却不知从何下笔,一时才竭思枯,茫无头绪。 一 对庆定的认识,首先是我对他散文的理解与欣赏。一九九三年十月,他从经济重镇调到贫困山乡任党委书记,我有缘成了他“麾下”的一员,时至今日,已有二十载有余。在山乡期间,他总是利用宁静的夜晚紧紧攥住手中的笔,抒写了诸多的散文,几十篇散见于各文学报刊,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作为他的同事,我总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每以先睹而后快。 庆定的文章讲究遣词造句、断章立意,行文朴实而有文采,评论中肯而不空泛,严肃却带有风趣,读来似是悠闲轻松,其实却深沉凝重,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他以抒情写意入手,看似漫不经心却不失精雕细凿。把对自然界的有所感触,即古人的“感于事”、“动乎遇”以致情不自禁言不能止的都付诸笔端,体味读书作文的乐趣。 丰富的笔触缘于对生活的感悟。庆定的文学品质在于他忠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历程,朴实敦厚的有些“土气”。20世纪六十年代末,在那个特定的岁月里,知识贬值,读书无作为充斥着整个社会,给童年的他心头笼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很多时间只能在溪滩上牧羊无奈地打发时光,看着那潺潺西去的流水,心中茫然失措。星移斗转,形单影只的他伴着落日度过了许多年华。但有一次——唤醒了他对人生信念的执着追求。“看见向西缓缓坠下的落日,明天的朝阳不又从东方冉冉升起?”“没有落日就没有朝阳,日出日落,日落日出,循环交替,周而复始,大自然尚且如此,难道读书无用会是永恒的吗?”于是他回家把尘封已久的数、理、化重新整理出来,放羊时揣上一本,在沙滩上“平沙作纸,以指当笔”演练他少年时的希冀与梦想。 “生活应验了我的遐想,几年后果然恢复高考。”从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在《落日的启悟》一文中,我看到作者执着的信念和不屈的奋斗精神。有人说,来自沙漠的人渴望甘泉,饥肠辘辘的人梦想饱餐,受够艰辛的人最懂得爱与被爱。庆定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人,深知农民一斛一瓢的来之不易,所以他的心总是与最贫穷的百姓贴在一起,习惯于从艰辛处感悟人生。也许是童年的记忆太深刻,才会珍惜今日生活的馈赠。这一冷一热的反差,激发了他强烈的奉献精神和实干精神。这种精神始终伴随着他走过了从政“掌权”的过程。我以为这是他在老百姓中享有清名,散文富有魅力的根本原因。 二 生活以及人性,庆定实际上从未停止过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人”这个本质问题的思考。他在《相逢在街头》中一次与“阿祺仔”的街头偶遇,面对昔日同事下岗为生计所迫去踩“三轮车”时,不禁感叹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想起“我们挑粗桶,荷锄头,提着稻苗围在一起讨论植保的情景,一股酸涩的味道不由得涌上心头,冲出喉咙”。在写一位在深山工作四十年的老农技人员时,他几乎是“哽咽”着写下去。 我厌烦虚假,厌烦假惺惺式的掬一把同情眼泪的虚假。但在和我相处的几年间,我不时地感受到他人性的温和,他焕发的是真实的感情,是出于一种善良人性的自然流露,一种惺惺之心的行为表现,于是呈现着质朴和自然的特色,这正是他最可爱之处。他始终关注贫弱,关注社会最底面的人,从中去捕捉灵感,感受社会万象,回答:“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小京考学记》也许是他人生片段的一个缩写,刻画了一个农村男孩不屈不挠同命运抗争的撼人事迹。文章借人表情,以物感怀,用白描的手法直面生活的矛盾,喃喃地诉说着对生活的思考。《病房纪事》描述作者在父亲病重期间去陪伺时看到年轻的四川小伙子和清洁工老余悉心照料病人的感人故事。他从“他”这种毫无所求的扶伤解痛,这种默默无闻的病房服务中看到仁爱之心。 庆定给人的印象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而在他的散文当中却时常出现一段令人发噱的陈述。其实它的能量早蓄积在今天社会、人心的深层,厚积而薄发,终于冲破物化的冷硬外壳,发出了一声声呼喊。他呼唤的是仁爱,是传统的宝贵的道德情感,是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在曲折地表达着愤懑。针对商品化时代普遍的冷漠无情和道德沦丧现象,针对我们文化中仁爱传统被丢失的现象,他以文章摇旗振臂,呼吁社会文明和尊老爱幼,甘为精神的斗士,倡导干部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反腐倡廉的先锋者。他常说:我们再苦也不比农民讨柴、培蔗土辛苦!这就是傅庆定。其实,他这是对一种伦理价值的深情挽留,也是对一种伟大人文传统的深情回眸。 三 山是庆定文章的一个亮点。俗话说:苍山如海。看到了山就像看到了海一般的博大和苍茫。在山乡期间,他经常下乡,喜欢徒步登山,眺望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这些在他眼里已看过千遍万遍的山是他创业的着力点和创作的灵魂。缭绕的雾、蜿蜒的路、清纯的涧流、啁啾的鸟语、稀疏的枇杷林……无一不蕴藏着希望,渗透着灵气。但在这种美景之下,却让人感到缺少一种郁郁葱葱仰扬向上的气势。因为山给他的感觉是锐利和孤独的。贫穷、荒芜、寂寥,那裸露着黄土的山坡、病菌缠身的枇杷树、长年劳作却收获寥寥的老农……都给他一种震慑人心的悸动。 每当看到了山,那一幅千疮百孔的画面,都会勾起他心中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确实如此,记不清有多少回,他都像一位熟谙庄稼的老农默默地环视群山,在心中描画一幅绿满千山的蓝图。庆定是一位爱者、梦者,又是一位目标感极强的人,充满梦幻与渴望,更是一位黄土地上的播种者,梦里也想着去挥洒一片绿油油的希望,他提出“户栽百株枇杷,年创万元收入”的口号妇孺皆知,九年的奋斗使书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旮旯山区成为闻名遐迩的“枇杷之乡”。在他的笔下,枇杷始终是他浓墨重彩的篇章,他熟悉的就像手掌上的纹络一样。那万顷绿波千层碧浪无不凝聚着他的一片心血。难怪一位诗人到书峰采风时这样写道:谁说山环绕的只能是/落后与闭塞/只要足迹所至/心血总会有鲜花的芬芳。 他就是用双脚丈量荒芜的人。在那九年间,他的双脚踏遍了山乡的沟沟坎坎。山乡的一草一木都维系他工作、生活的激情。从当初的枇杷品种改良到建立万亩优质枇杷基地,每一次的前进都伴随着分娩的阵痛。群众的不解,基层干部的担忧加上长期传统耕作方式与他个性、与他所受教育和价值理念来说难以吻合,与市场化的法则和秩序很难兼容,他像身陷重围的斗士左冲右突,硬是圆了一个黄澄澄的山乡梦想。每当看到自己倾心竭力终成主业的万亩枇杷林在山风的吹拂下像碧波巨浪此起彼伏,人在旅途的感觉也就得到了几许慰藉,就在与群山的对视与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忘记了无所谓的功名利禄,无所谓的闲言碎语,也忘却了人生的贫富荣辱……大凡为“官”者,能坚守文学净土,执着追求文学身影和心灵的寥若晨星,而固守传统文人卓然不凡清雅淡洁的品质更是不易,特别是处在当今一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嘈杂环境中,一个人要做到清心寡欲,不随波逐流,不为世俗所困囿殊是不凡。而他总是因陋就简,不讲排场,固守一方,精心耕耘。白天,一方山水就是他建功立业的一片天地;夜晚,一张书桌就是他纵横驰骋的一隅乐场。一盏孤灯伴随他走过几多寂寥的长夜。但他毕竟不是纯粹的“文人”,靠卖几篇酸腐的文章度日。旭日东升,又得去面对繁杂的政务:日常事务、下乡、会议、跑资金、处理纠纷、化解矛盾、上下左右沟通协调,事无巨细,力求周全,像耕田的老黄牛默默低头赶活,只问收获,不惜流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