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观完瑞云祠李耕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孙仁英与其儿子、副院长孙煜,以及徒弟赵贺民、傅振文创作的3幅巨幅壁画《三仙醉酒》、《花开富贵》、《一鹭莲升》,又收到墨迹溢香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孙仁英图册》。李耕大师嫡传弟子孙仁英先生创作的52幅古典人物和山水画,经中国美术家协会统筹、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杂志社出版。这于美术界和李耕画派艺术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高兴之余,觉得不能不就孙仁英的国画艺术写点感想向大家介绍了。 说到孙仁英,美术界和熟悉“李耕画派”艺术的人们已经不感陌生。今年84岁的孙仁英临池学画60多年,作品已不胫而走,传布中外了。尤其1960年调进李耕国画研究所,师从中国古典人物大师李耕先生研习中国古典人物画期间,亲受先生古典人物画艺术创作方面的点拨指教,受益匪浅。之后画艺大进。原福建省美协主席李硕卿先生谓孙仁英画艺“得李耕先生传授,而能遗貌取神,自成一格,殊为难能。”孙仁英是幸运的。搞美术创作自学成才者代不乏人,但倘遇名师引导,少走弯路,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又何尝不是一种福分。孙仁英说,自入室为先生弟子始,便觉有“解粘去缚,拔楔抽钉”之感,其心领神会、悠然自得之处不言而喻。李耕先生揭示出中国古典人物画艺术创作中所隐含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后学者常难领会其真谛。孙仁英不仅细研先生指点,亲观先生手画,聆其教诲,且于临池苦练之际,潜心揣摩,独有心得。 孙仁英学画有成,还得其学问素养为根基。记得有美术界前辈说:非以学养画,画作不能成大器。我曾细细琢磨其中的道理,觉得其言确有深味。有画家在海外作画,三笔两笔,一幅精妙绝伦的水墨画呈现在观众面前,人们叹息良久。一美国青年相问:“先生学画多久?”画家回答:“五千年!”周围为之瞠目。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好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富有民族特色、为他邦异族人难以学步的艺术,从更深的意义上说,它往往熔铸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中国画的结构、用笔之审美情趣,深深地嵌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因此,没有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体认,难以真正窥见中国画艺术美的深层底蕴,难以进入中国画美的艺术殿堂。中国画美的创造和欣赏都应作如是观。我想应该从这个角度理解学问与国画艺术的关系。所谓“学问是水,画作是船”,便是这个道理。身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的孙仁英,自小追求学问与画艺,求学道路坎坷曲折,但数十年孜孜不倦,文史研究颇具功底,论说屡被刊发,学问为他的绘画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养料。 艺术贵创新。在这方面,孙仁英得李耕先生教谕,对创新二字有独到见解。他说:“新”不是创出来的,它是在广泛吸收前人艺术成果的前提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是画家参透了用笔法则和构图的奥妙之后,经过刻苦练笔画出来的;是画作中融入了个性情感的“画如其人”境界的体现。古人云:“如僧家托钵,积千家米煮成一锅饭。”画家创新归结为一句话:“入古出新”。 一如既往,孙仁英不找捷径,不求速成,淡泊守志,勤学苦练,常读名家画论,遍临近现代名家精品,努力提高艺术修养与创作技能。其用功有冬寒抱冰,夏热握火之勤苦,真积力久,终有今日之成就,确是天道酬勤。 我翻阅、欣赏着孙仁英创作的古典人物和山水、花鸟画,或工笔或写意,无不法度谨严,刚柔相济,寓变化于规整,风雅韵致透溢于画里图间。别出心裁的笔法、墨法和各具特色的构图风格相映生辉,我不觉陶醉其中。好像曾经有学者写了文章,告诉人们中国画发展到今日,已经很难在技法上有什么新的突破。无论怎样表现,最终也无法彻底摆脱传统技法的约束,更难以创造出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这种情况下,孙仁英还能在不失中国画艺术本质以及中国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委实令人可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