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贯穿了腊月初八腊八节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多月的时间,尤其以大年三十除夕团圆、正月初一出行拜年最为重要。每到这个时刻,神州处处张灯结彩,舞龙耍狮,家家户户贴春联祭祖先辞旧迎新,充满了吉祥喜庆的色彩。古人过年,从一些古诗词中可以探寻到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辞旧迎新的喜庆画面,以及迎春接福、人寿年丰的美好祈盼。古诗词中闻年味,别有一番意境。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又称除夜。除夜常有“五更分二年”之说,即在这一夜里,人们不仅要辞去旧岁,还要迎接新年。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农历新年称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象形字,象征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即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旦”两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历代古人的守岁诗都有描绘人们彻夜不眠,辞旧迎新的过年景象。南北朝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刻画了一家人围炉守岁迎接新年的温馨场景:“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守岁侍宴应制》道:“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臣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描写了皇宫守岁的盛况。苏轼《守岁》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将除夕夜孩子们欢聚守岁的形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南宋范成大《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除夕夜家人团团静坐,祈求神灵除灾降福,坐得久了,竟显出痴呆相来,只有顽皮的孩子们不肯安分,大街小巷地奔跑呼叫。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使团圆的家庭充满了热闹欢乐的氛围,对于不能团聚的家庭来说,则充满难耐的相思。高适因飘泊在外,除夕不能与亲友团聚,忍不住发出“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的感叹。于是,就有熬年之说。唐代来鹄《除夜》:“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除夕,对于一个被贬谪在外的孤独身影竟是那么的沉重,一夜相思,一年恩怨,在心中汹涌澎湃。 除夕一过是大年初一。新年里,人们最期盼的事就是平平安安,和谐顺利,因此也讲究在新年期间驱除邪魔。燃放爆竹的习俗源于唐初,本是驱除瘟疫的仪式,到宋代愈加盛行,演变成一种节日喜庆形式,岁末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城镇乡村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节庆气氛跃然纸上。诗中提及桃符,是春联的前身。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的功效,便在桃木板上画门神或写上门神的名字挂在大门上,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春联。瞿佑《烟火》:“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描写了节日烟花的绚丽多姿。范成大《爆竹行》:“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也描绘出人们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清代孔尚任《甲午元旦》:“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生动描述了新年来临的场景,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欢度新年。 新年里,人们相互拜年致以贺词,互祝平安,且有写春联、贴福字、挂年画等年俗。唐代包佶《元旦观百僚朝会》道:“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衣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寿色凝丹碧,欢声彻九霄。”描写了文武百官元旦朝会的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的盛唐气象。宋代王十朋《元日》道:“元旦年年见,天涯意故长……弟兄互拜处,归去顾成行。”描写出兄弟们互相拜年、共贺新岁的情景。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曾亲制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此后,这一形式便迅速在民间普及。宋代时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贴之用。到了明、清,“飞帖拜年”非常流行。文征明《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可见古人不见面就可以拜帖的方式达到相互拜年的目的,这为拜年简化了程序,与现在短信拜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元节即元宵节,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辛弃疾《清玉案·元夕》写的是当时的元宵节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笼,彩楼,鱼龙舞,宝马香车,笑语盈盈,真可谓盛况空前。 古诗中的年味,经过了几千的沉淀与发酵,是那样的绚丽多彩。这浓浓的年味和着文化气息,流露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