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也应该有春天
【发布日期:2012-05-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黄永俊】
算是第一次目睹了曾经只是耳闻的现象——农村小学的严重枯萎乃至濒临凋谢。 这是一所山里的小学,就在乡村公路的边上。远远望去,便能瞧见高高地飘动着的一面国旗。靠近了校门,并没看到学校的牌子,而一块灌了水泥的空地,不大,算是一个不错的操场。显眼的是,一座有两层八间教室的砖混水泥楼,寂静地伫立着,连片的墙壁,刷得粉白,在青山绿野的环抱下,就像是一个面无血色了无生机的躯壳。 好在,这静悄悄的躯体里,还孕育着些许希望的种子。 我发现,一楼中间的两个教室里,有晃动着的孩子的身影。走近左边那间教室门口,只看见四个孩子,该是学龄前的小不点吧,或坐或站,正拨弄着手上的塑料积木,不时地,有点生怯地,张望着我们这些陌生的来客。右边那间教室,还有点人气。十来个孩子,有女孩,也有男孩,只是大小不一,估计是一二三几个年级都合在了一起。他(她)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似乎是在期盼着什么。孩子们那一双双睁圆的眼睛,清亮透彻,像是夜半的天空中闪烁的星光。这些稚嫩的小脸,纯得就像山间刚刚绽放的野百合。 这便是全校的学生了,总共只有这16个孩子! 想不到的是,当中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走上讲台,面对着教室里全校的师生,(其实也就是隔壁教室的四个小不点都叫了过来,再加上四位老师,)以及我们这些“献爱心”的客人,落落大方地,大声朗读起全校师生精心创作的感谢信。更意料不到,在这样的学校,俩小孩的朗诵,竟能如此这般字正腔圆,丝毫不亚于城市中的学生。天真的童声,就像山野间流淌的清泉,渗入了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这些喝惯了自来水的城里人,顿生别样的甘甜。 这么好的孩子,本应该是满村野的都是,怎么现在就剩下这孤零零的十来个?也不算小的教学楼,怎么现在就空落落的挂上了村委会的牌子? 当校长说,我们送来的这几百本图书,一定会让孩子们满心欢喜,我们送来的这几台电脑,将让孩子们倍感神奇。这时,我终于明白了,这校不成校的根源所在。 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公平,绝不仅仅是拿几间教室就可以评估衡量。 不能不直面的现实,还有我们的乡村教师。这样一所几无生源的学校,仍然有四位老师。而除了校长外,见识到的两位老师,均已五十开外。他们硬朗的身板,健硕的肌肉,尤其是黝黑发亮的皮肤,无不勃发着浓烈的山野气息。也不知是该庆贺还是该叹息,总之,这已经完全可以颠覆了孔老夫子的象征。言谈中才知道,原来一位老师有着自己的几十亩果园和农事以及一个不小的碾米坊,他的劳作是何其的充盈,田间地头,该是他最能体验生命价值的所在。老师原本就喜欢耕耘,想来只是那仅有的16块心田,实在已经无法满足老师充沛的体力。 花儿,本该得到精心的呵护,即便是山花小草,也少不了土壤和阳光。山里的孩子们,在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带来的短暂喧嚣之后,仍将寂静地张望他(她)们的日出和日落,安分但却无辜地汲取着属于他(她)们的知识营养,虽然,可能只是星星点点。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但愿有那一天,山里的孩子,不必离开自己的土地,也能绽放出满山的绚烂。 附记:作为市级文明单位,有开展扶贫办困之任务。故此,市进修学院于5月25日组织部分党员前往大洋乡某一小学,送去旧电脑6台,图书百册,“六一”慰问金千元。其间耳闻目睹,感而记之。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