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童谣
【发布日期:2012-09-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沙尘】
    夜已深,坐在楼台上,风从大楼南边的一片窄窄的天空中吹过来,让人感到了一种凉爽。白天的酷热完全过去了,露水在花盆中的绿叶上凝成一滴滴水珠,从上叶落到下叶,在寂静的夜色中有节奏地响着。前后都是大楼,吹着凉风,在一种不多有的静谧中,心思也开始静静地飘荡,旧时往日,一幕幕出现在眼前。童年、少年,与今相比,真是两个相别甚大的生活面貌、社会面貌。童年、少年,除了电影、连环画以外,几乎没有别的文化生活,每到夜晚,一大宅院的大人小孩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后门大埕头乘凉,大人说古谈今,小孩玩游戏、唱童谣。童谣是一种很质朴、又蕴含着某种寓意的民间文学,如今回想起来,感到特别亲切,让人怀恋。“日头红光光,阿兄没穿衫。月亮光‘莺莺’(‘莺莺’,很亮的意思),阿弟偷吃奶。”“大眼睛,夜壶嘴,‘生物坏’(‘生物坏’,长得丑的意思),‘卖物贵’(又要卖高价的意思)。乞食婆,唠啊唠,没一碗,也有一瓯。”“‘揪揪’皮厚厚(‘揪揪’,意为用手指在脸腮上划,笑对方不害羞),红菇炒‘幼豆’(‘幼豆’即豌豆),幼豆‘买莲’买(‘买莲’意‘还没’),‘阿咪’没‘小礼’”(‘阿咪’意小男孩;‘小礼’意不害羞)。
    这些童谣都属生活童谣。这些童谣,让人想起了纯真的孩儿时代,想起了曾经的大宅院,大宅院里方方的天井、长着青苔的小埕头、后门的大埕头、大埕头右边角的古井、井边砖台上的木芙蓉、木芙蓉盛开的绯红色的像牡丹似的芙蓉花、几十户朝夕相处的邻里、一帮白天玩着各种各样对现在的孩童来说几近失传的游戏、夜晚在月光下互相拍着手掌唱着各种童谣的小伙伴……多么浓厚的人间烟火味!
    童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文化人创作后,在民间流行开来。几千年来,一直活跃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和社会氛围。童谣的寓意也是丰富多彩的,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和农桑等等。东汉末年,董卓培植亲信、扩张势力,有称帝之心。他的政治对手察觉到了他的政治图谋,创作了一个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组合起来就是个“董”字,“十日卜”组合起来就是个“卓”字。这个童谣很快就在孩童间广为传唱,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政治氛围:董卓“不得生。”如果用莆田俗语来形容的话,即“董卓不得好死。”唐朝武则天主政时期,其二儿子即太子李贤为了对母后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制衡作用,创作了一首童谣《摘瓜歌》——“种瓜南山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二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在李贤的支持者的策划下,童谣很快就在市井孩儿间广为传唱开来。武则天是个具有非凡才能和意志力的女人,尽管她知道这首童谣的根源和含义,但她并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一个女人主政,并且意味着将可能江山易姓,李家江山成为武家江山,自然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极大不满。以被贬柳州的徐敬业为代表的一批官员聚集在扬州,策划举兵推翻武氏,拥立李家太子主政。历朝历代,在推翻一个政权或一个主政者前,大都要制造一些舆论,影响民心,这时候文人的巨大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那些具有广大影响力的文人。此时,已经对武氏深恶痛绝的诗人骆宾王被举事者看中了,动员他加入,骆宾王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讨武檄文”出来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檄文”蕴含的才华甚至于震动了武则天本人。这是文的方面。武的方面,举事者想到了对武氏主政不满的宰相裴炎,计划争取裴炎与举事者里应外合,共同推翻武氏,于是一个童谣出来了,“一片火,两片火,非衣小儿殿上坐。”这个童谣很快在孩儿间、尤其是东都洛阳的孩儿间传唱开来。裴炎本人倒没有注意到这首童谣跟自己的关系。潜入洛阳以相面卜卦为名的骆宾王暗中进入裴府,向裴炎阐明来意,并释明到处都在传唱的这首童谣的具体含义:“一片火,两片火,”即“炎”字;“非衣小儿殿上坐,”“非衣小儿”即“裴”字;“殿上坐,”即如果举事成功,推翻武氏,裴炎就可能成为皇上,这是天意。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挑起裴炎的内心欲望。很难说裴炎是否有个人欲望,或者真的是为了李家江山,总之,他表现出了相当的热情和决心。当然,武则天非等闲之辈,这一切早在她的掌控之中,包括骆宾王暗进裴府的行踪。最后,这场举事流产了,裴炎也脑袋落地了。
    这些童谣有明显的政治意味、目的,当属政治童谣。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从城市到乡村,各种各样的童谣无以数计,我们知道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居住环境也在一年一年地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此前大都住着平房,一片一片地连在一起,孩童白天黑夜一群一群地聚集在一堆,又玩又跳又唱,一个童谣自然能够很快就流传开来。随着“水泥森林”的遍地崛起,居住环境的极大变化,开门关门之声相闻,终年不相往来,即使有一个新的童谣,我想也传唱不开。在我的记忆中,好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再也没有听到什么新的童谣了,也没有听到孩童唱什么童谣了。当然,除了居住环境的变化外,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音响、电视、电脑的普及等等。
    时代在变,从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我想,童谣这种流传了几千年的民间文学,也许如一些古老的文化种类一样,将永远不复再现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