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时代最喜欢过年,虽然那时候家境贫寒,但过年时父母亲还是会买些好吃的,给我新衣服穿,而且还会有压岁钱。于是一进入腊月,我和哥哥就开始掐算日子,巴不得除夕就是明天。 在我的记忆里,故乡涵江的年节,从腊月下旬就开始忙了起来了。先是家家户户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既要擦洗墙柱门窗,又要把全部家具用水冲洗干净,叫做“扫尘”。这是年节的前奏。接着准备好过年的粮、油、食品和柴片,同时还要做一些“红团”、年糕、番薯 之类的风味小吃。 腊月三十日,如逢小建(农历小月)则是廿九日,俗称除夕。这一天凌晨,家家户户敬备“红团”、挂面、红桔、茶酒等,用以祀天地神祗、祖先,名曰“辞年”,还要放鞭炮、贴春联,体现出除旧迎新的氛围。亲友之间也互送礼物,称为“馈岁”。有钱人还要办酒席请吃,俗称“别岁”。除夕之夜家家灯烛明亮,合家男女老幼欢聚一起,外出的也要力争赶回家中,一道吃年夜饭,共叙天伦之乐,俗称“围炉”(团圆之意)。“围炉”时视各家经济情况,要摆上6—10碟冷盘小菜,其中鲫鱼(谐音:积宝)、“咸齐”(一种背壳呈菱形并有斑点的蟹类,经盐腌过的海产品,要十个脚齐全,取意十全十美)、海蛎(谐音:长寿之意)等是不可缺少的,除外还要煮几碗好吃的菜肴,使全家人吃饱、吃好。 “围炉”之后,大人们便忙着把厅堂和厨房的卫生重新打扫干净,因为初一早按传统习惯是不能扫地的,以免把“财气”扫掉。接着就是上辈给晚辈(指十六岁以下未婚的)分压岁钱,拿了压岁钱之后,我就想睡觉了,而大人们却要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名曰“守岁”。据说“守岁”的目的,是让除夕之夜不做恶梦,以确保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故乡的春节,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共有五天,称为“五日岁”。初一早大家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母亲却忙于煮线面,每人要吃一碗。面上有花生米、紫菜、肉丝、香菇、黄花菜等佐料,十分可口,俗称“寿长面”。客人到也要请他们吃“寿长面”,同时还要请吃桔子、瓜子、糖果等,并且互说一些吉祥的话语,这一天大家都忙于互相拜年。正月初二按往时旧例是不相往来的,相传明朝嘉靖四十一年,除夕之夜倭寇侵犯莆田、涵江,杀人放火死了很多人。到初二倭寇跑掉后,亲友才敢入城关、涵江悼死问伤,因此初二被视为不吉祥日,忌相往来。这一天大家一般都去郊游,俗称“游春”。初三又进入了拜年高潮,部分商店开店门营业。初四涵江“做大岁”:相传明末有一年岁末倭寇攻陷莆田、涵江,群众纷纷逃离,不敢回家“围炉”过年。倭寇溃逃后,大家才回家补“围炉”,俗称“做大岁”。不过都比较简单,只是煮几碗吃的,不必守岁,也没有给小辈压岁钱。初五早餐吃线面,所有商店都开张营业。 印象最深的是,故乡涵江“五日岁”内有跑马的习俗。在冬闲田里开辟一片临时的跑马场,养马户把好马牵去,跑马是要付钱的,观众很多,十分热闹。 正月初七到二十是涵江的元宵节。首先是初七塘北行傩(元宵),其特点是“环灯”,每户准备二盏灯笼,每八盏灯笼固定在同样长的长方形的木框上,由人举着,连接成长串。车鼓引路,“环灯”居中,“十番”、香队在后。远处观之,灯光闪烁与上弦微蒙的月色相映,宛如一条若隐若现的蛟龙,蔚为奇观。正月十三“五境齐动”,毗邻的孝义、青年、下洋、苍然、后度同日闹元宵。车鼓、焰火此起彼伏,“十番”、“八乐”远近悠扬。各村福首在自家厅堂上点灯结彩,陈列着珍藏古玩和字画,雅俗共赏。有的还在桌上摆出各种用素食品制作的如老虎、蛇、蜘蛛、蜥蜴等小动物的斋菜,一碟碟栩栩如生,令观众尤其是小孩流连忘返。 具有地方特色的,要算正月十六夜延宁宫元宵,他们在宫内天井中,用数以万计的“甘蔗圈”叠成蔗塔。正面用染红的“蔗圈”,嵌叠成“庆赏元宵”四个大字。蔗塔高约五米,中间燃点五更烛,彻夜通明,制作工艺精妙、奇巧可称一绝。正月十九、二十两天,是三角埕闹元宵“罢斋菜”。斋菜均是用素食品如软豆腐皮、面粉、香菇、黄花菜、染色的米粉等,制作各种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神话。如“桃园三结义”、“嫦娥奔月”、“楼台会”等等,景物做工精细,栩栩如生,令人百看不厌,这是元宵节的尾声。各村在元宵之夜,当“行摊”执事和福首捧炉过境时,各家各户都要焚香、放鞭炮、烧银纸。同时还有车鼓、逗龙舞狮、“妆阁”、“十音”、“八乐”等民俗活动,夜里还要放焰火,相当热闹。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觉间远离家乡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然而儿时过年的情景,却永远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每当一年一度年节来临的前夕,我就会情不自禁地呤咏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心头也会感受到几分寂寞、几分感慨!值此年节来临的前夕,在异乡客地的我,谨祝故乡岁岁风调雨顺,年年物阜民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