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莆田荔枝颂
【发布日期:2013-07-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今人】
    我国著名文学家郭沫若1962年秋途经莆田时写下了“荔城无处不荔枝”的诗句来盛赞莆田荔枝,为千年荔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旧时兴化府上还挂着一副对联:“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莆田荔枝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宋家香、状元红等。千年古荔为荔林水乡增光添彩。
    早在唐代,莆田就有栽培荔枝的历史,明代起莆田荔枝就进贡帝京,远销国外。宋朝蔡襄在《荔枝谱》(1059年)记载:“闽中荔枝、惟四郡有之,福、兴、漳、泉,而兴化郡最为奇特”。莆田荔枝味香甜、醮核率高,具有止渴、滋补功效。
    宋家香,距今已有1254年,位于市内城区英龙街原宋氏宗祠遗址中,因其归宋氏所有,故名宋家香,是我国树龄最高的荔枝,系莆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收入《中国文物之最》一书中。它“先后扼于兵,拙于风,焚于火”,却又生生不息,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坚不可摧的生命力,以及无往不胜的远大前程。据《荔枝谱》记载:“宋公荔枝,树极高大,世传其树已三百岁。”“宋家香”不仅因年代悠久,树龄古老而著名,而且也是果实品质优异,因而扬名千年。这棵荔枝果皮丹红,肉厚汁多,味甜,香味沁人。宋至和三年(1056年),“宋家香”主人宋咸招待蔡襄,请他品尝“宋家香”名果。蔡襄尝了荔枝之后即席题诗酬谢。《蔡襄诗帖》中写道:“今老矣,实益繁滋,味益香滑,真佳树也。”他在《荔枝谱》中还写道:“实如陈紫而小,甘美无异。”蔡襄对荔枝深有研究,从栽培到加工,从荔枝品种到果实品质,都载入《荔枝谱》中。所以,他对“宋家香”果实品质的评价是比较确切的。以后,历代诗人墨客咏诗称赞“宋家香”果实品质优异的也不少。南宋林希逸题曰:“品中第一”;明洪武年间朱秀和说:“宋香品第世绝殊,奇香异味天下无。”明永乐年间状元林环《宋香记》中说:“莆中名产,称荔枝为殊品,而荔枝之尤,唯陈紫、宋香为特胜。”宋家香枝叶繁茂,每年暮春三月抽穗扬花,六月丹荔硕果串串,年年老树挂果。20世纪初叶,在莆田的美国传教士蒲鲁氏对“宋家香”品种情有独钟,他特地把这个品种带回美国佛罗里达洲试种获得成功,扎根繁衍开花结果。现已逐渐推广到美国南部诸州和巴西、古巴等国,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被誉为“果中之王”、“果中皇后”。
    还有一棵具有代表性的莆田荔枝——“状元红”,系北宋莆田状元徐铎所植,故称“状元红”。宋神宗熙宁九年,家住莆田延寿的徐铎与家住仙游枫亭的薛奕同时考取文武状元,宋神宗高兴极了,便于琼林宴间,即兴题诗两句:“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其上句诗是赞叹兴化一方水土竟能同时独占文武魁首,下句是欣喜朝廷能总揽天下英才。徐铎家乡长期栽种许许多多荔枝树,他在一次应邀到朋友家作客,亲手栽下从家里带去的一棵叫“延寿红”的荔枝树,后也赠送一棵给姻亲薛家栽培。因徐与薛都是状元,后来兴化人便把“延寿红”改名为“状元红”。当年徐铎所植“状元红”距今已有937年的历史,至今英姿勃勃、生机盎然。8个分枝杆竞相伸长,有的都垂到了池塘里,与池水交相辉映,绘成了荔林水乡的秀丽景象。树上开出了芳香扑鼻的花儿,引来无数蜜蜂,嗡嗡作响,辛勤采蜜。难怪清御史廖必琦曾赋诗赞曰:“林间玉酝滋甘露,尘外仙罗散彩霞”。
    荔枝,色香味俱全,自古以来,就博得人们的喜爱。曹学全《荔枝歌》云:“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苏东坡云:“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长作岭南人。”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徽宗也有《宣和殿荔枝》歌:“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子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从以上引用的诗文中,不难看出。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学士,对荔枝甚为喜爱。不但如此,古时有人因爱虎而画虎,称之为“虎痴”(溥仪兄),而莆邑人宋珏却称“荔痴”:“性好嗜荔,日可千余,古今善啖,无有出其右者。尝作美人啖荔图满百身,啖者之状即殊,所啖荔各复异。末后并系以诗,色色精绝。每遇荔子胜会必取自随,至则咸展玩焉(《闽小记》)。”古时莆田,还有荔枝风俗:如“称妇女艳丽者,必曰似一品红状元香。其肌体称莹洁者,则曰似擘后荔枝。称丰满者,则曰似焦核荔枝。”“凡亲戚及儿童相过问者,必赠以状元香数枚,盖取状元第一之义也。”更有人取荔子“悬之帷帐窗屏间,闭户垂帷,历久方启。启时,则满室皆作荔子香矣(《闽小记》)。”
    荔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我国民间常把荔枝作为滋补品。鲜荔枝含大量的糖,能增加人体热量。俗语说,“饥食荔枝,饱食黄皮”,就是这个道理。中医用荔枝治病历史悠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常吃荔枝,能补脑健身,治疗瘴疠疗肿,开胃益脾,补元气,为产妇老弱的补品。
    荔枝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千枝百叶,秀叶碧绿,层层叠叠,苍苍翠翠,婆娑婀娜,如伞如篷,披河连岸,连成树海,形成一片片如痴如梦般的碧波绿浪,构成一幅幅如诗如画鱼米之乡的壮丽画卷。
    荔枝树,随遇而安,或伏身田头屋角,或躬身河旁溪畔,或居岸上路边……只要有泥土的温情滋润,就有荔枝的勃勃身姿。她那敦厚朴实的神态,传送着纯真的情操;她那殷厚宽实的情怀,隐藏着丰硕的希望。
    莆田荔枝,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驰名天下,万古流芳。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