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亲亲兰花溪
【发布日期:2013-09-11】 【来源:】 【阅读:次】【作者:高珍华】
    我的老家在闽中木兰溪畔,家乡人喜欢养兰花。阳台上、瓜棚下,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兰花墨绿的叶丛,一年四季都有艳艳的花朵闹醒山村的日子。在明媚的春阳下开花的叫“春兰”,俗称“草兰”,花多为黄绿色;四五月开花的叫“蕙兰”,亦名“九节兰”,一茎多花;“秋兰”是福建的当家品种,称为“建兰”;都说寒冬少花事,而“报岁兰”却能迎春飘香,斗雪开放。每当兰花的花萼从叶丛中举起时,我们便一天天盼着它长高,绽放出各种颜色的美丽花朵。闻着那阵阵飘入屋舍、散发在空气中的馨香,令人心旷神怡。我想:家乡的溪流取名木兰溪,大概与家乡人爱兰的情结有点关系吧。如浙江的兰溪、蕙水,就是因为盛产兰蕙而得名的一样。
    长大后命运将我抛向闽西北,这里崇山峻岭间野兰花当不在少数。福建的“建兰”早已闻名遐迩,与台湾观音山的缟兰、素心兰,阿里山的无叶兰、一品兰等珍贵品种一样,享誉国际花卉市场。因此,我与爱人每每登山游览时,也就特别留意山涧中的野兰花,时不时“偷”得山神爷的几株宝贝儿,养在阳台上。不经意间野兰花蓬蓬勃勃起来,一片浓绿使我们终日喜不自禁,笑逐颜开。
    忽一日,从报端读到友人宋经文游龙栖山兰花溪的文章,大呼“相知恨晚”。就在咫尺之间,竟有一条处处生长着兰花的溪流?看来我真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于是几回回梦游兰花溪,清清溪水濯我足,幽幽兰香醉我心。
    终于在一个炎炎的夏日,我有机会一睹兰花溪的丰采。那是由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将乐县旅游局、《福建文学》杂志社、三明市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旅游文学笔会上,我遂了多时的夙愿,激动地扑向兰花溪,亲吻那裹着大山豪壮气势、满溢大自然芬芳与灵秀的兰花溪,漫天的碧绿、满溪的绿韵立时将我的心染绿了。我将双足浸入清澈透亮的流水中,一股凉爽惬意之感直透心田。不知名的小鱼小虾自由地在水中追逐,那种悠哉、那种得意让人顿生羡慕之情。溪畔盛长的一丛丛野兰花,在遮天蔽日的绿荫中一枝独秀,点点桃红、浅黄、淡紫的兰花芬香袭人。不愧是名符其实的兰花溪呀!在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温暖的怀抱中,各种兰花蓬勃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寒兰”与“墨兰”是这里的主要品种,它们极有性格,像梅花一样,竟能斗雪争艳,多在腊月或初春开花,每茎着花五至九朵,紫色、青色、黄色、淡白与桃红色,纷繁艳丽,香气四逸。而今时值夏令,兰花溪畔绽放着美丽花朵的兰花正是“蕙兰”。由于我国兰花品种众多,据统计有2000多种,所以兰花溪畔到底生长着多少种兰花,我是辩不出也说不清的。我想:我们生长在兰花品种如此丰富的国度里,得到兰花高雅洁丽品质和像我家乡木兰溪畔的人们那般爱兰情愫的熏陶,真是不薄的福份呀!而兰花溪畔众多兰的家族,生长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会受到外界太多的干挠与破坏,生态保持完好,如千年柳杉王、数百年柳杉群等都得以保存至今一样,亦是一种不薄的福份。试想如今花卉市场已然崛起,如果没有保护区各界人士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意识,这些美丽的兰花恐怕早就被人连根拔起,“拐卖”到遥远的地方。这么一想,我不禁汗颜,深为自己曾经充当过“拐卖者”而自责。虽然那只是爱兰情结使然,挖野兰花也只是供自己种养,但我依然不能原谅自己的行为。我想:这感悟来自于兰花溪,应是兰花溪教给我的一点良知吧!
    沿着清波粼粼的兰花溪漫步,坐着皮筏在潺潺溪流中漂流,感受这大山的精灵给人类的美妙赠予,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与爱恋。兰花溪是一条从海拔1300多米的十字坳高峰漫天绿荫中溢出的泓流,是一道从无数悬崖峭壁跌宕而下的生命之泉,带着大山的淳厚、古朴、自然率真与对大海的无限深情,一路欢歌而去。兰花溪也是龙栖山自然保护区身上的一条金腰带,在映天的绿意中闪发着迷人的光彩。灿烂的阳光从繁茂的密林枝叶间筛漏下点点金光,洒在它蜿蜒起伏的身上,使它又变成一条金甲玉龙,逶迤于万绿丛中。保护区以156平方公里的博大胸怀呵护着这条旷古流韵,那涓涓林泉就像母亲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兰花溪两岸的土地,养育着溪畔万物蓬蓬勃勃地生长。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浓荫蔽日中许多濒危动植物得以保存与繁衍。极其丰富的原始自然资源使它赢得了众多美誉:“鸟的天堂”、“动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天然繁育场”等。我敢说:龙栖山之所以能荣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三项国家级桂冠,完全得益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高度完美的功绩。诚然,生命起源于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寻找返璞归真的意趣,应是生命中最率真、最坦然几近人之初的善美之光。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实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我甚至觉得兰花溪就是一道生命之泉,崇尚你,就是崇尚生命的神圣;亲吻你,就是亲吻母亲博爱的目光。
    亲不够你哟,美丽的兰花溪!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