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我来说,曾经是遥远而陌生的神话。铁路对偏僻山村的人来说,有的人一辈子不但没坐过火车,而且连火车、铁轨的模样也没见过。 谁也没想到,向莆高速铁路会从老家长庆经过,还建了越行站。白天,铁路民工开着大型挖土机、钻岩机在忙碌;夜晚,工地灯火明亮,机械的轰鸣声,一阵又一阵灌进我的耳鼓。获知向莆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的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干线,我兴奋难眠,遐想着2013年9月26日全线通车时的情景。 那时,我乘坐“子弹头”快速列车,从永泰站向西北方向出发,列车像条巨龙,飞越横空高架桥,钻入长长的隧道,一路风驰电掣。高山惊愕地张望,森林齐刷刷地举手欢呼。200多公里的时速,是什么样的速度呀,人像坐火箭,道路两旁的村庄、河流、田园,流星般呼啸而过。蓝天、白云似乎朝着你的脑门直撞而来,惊得你直想闭上眼睛。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敲打着大地的胸脯;高耸的桥墩,巨人般扛着桥梁,驮着狂奔的钢铁巨龙。当我享受高速时,一种民族自豪感由然而生。 巨龙驰骋于闽中大地,穿越“闽中屋脊”戴云山脉,到了尤溪县,奔过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再穿越巍巍的武夷山脉腹部,直奔江西省南昌市向塘,再奔向内陆大腹地。从此,中西部到东南沿海再无高山江河阻隔,“关山度若飞”“天堑变通途”。从此,人们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度空间拓展了,“天涯若比邻”,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和生活方式。 上苍造就了千岩万壑,不尽的崇山峻岭簇拥环拱绵延不绝,把闽西北闽中老区人民天然分隔在深山沟壑里。沟通与交往是人类的天性,祖先们以愚公移山精神,披荆斩棘,开山凿岭,开辟了通往山外的驿道。新中国建立后通了公路,变天险为通途。古驿道虽然退休了,但高山横亘,山河遥遥,道路狭窄弯曲,让旅人畏途。 千百年来,先人们梦想“夸父逐日”,化天涯为咫尺。神行太保戴宗颇能行走,虽不及夸父,也能日行八百里。然而,这都是千古之梦。如今,困扰人们几千年的“行路难”成为历史。拉近了人与人,地域和地域之间的距离。我的大哥在泰宁县挂来电话,话语中充满着欣喜,他说铁路通车后,回老家极方便,两个钟头就到家。我说来时你挂个电话,我准备好酒菜,你就到家了。大哥高兴得嘿嘿地笑了。大哥解放初被分配到泰宁,在泰宁成家立业,由于路途遥远劳累,三五年才回老家探亲一次,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了,回老家更不方便了。 向莆铁路是老区人民心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载着闽西北人民的深情,载着老区的莲子、笋竹、食用菌、李果、梅子等山珍到东南沿海;沿海的鲍鱼、花蛤、海蛏等海味运到内地,山珍海味大交流。还有三明市的钢材、化肥、人造板与莆田的鞋革、电子等工业品互通互流,缩短了内地与沿海繁荣带的时间距离。 向莆铁路是朝圣之路。旅游更加便捷,旅游业锦上添花。红色朝圣之旅、“世界地质公园”、金湖、上青溪、玉华洞、青云山等国家名胜景区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内地的游客能到湄洲妈祖庙朝圣,到九鲤湖、南少林观光,以及领略大海美妙的风光。 向莆铁路从孕育到诞生再走向辉煌,延续了新世纪之大爱,它将托起了铁路沿线人民灿烂的明天,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奋力飞去、飞去! 向莆高铁呵,我怎能不讴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