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木兰溪
放鸡
【发布日期:2013-10-30】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志平】
    放牛听得多了,放鸡,对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而,放鸡,在我的记忆中,却是我们的童年时期最经常做的事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还是集体所有制,每到夏收季节,社员们就把稻谷收割进了粮仓,田里往往还会散落着许多谷粒和稻穗,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放鸡的最佳时期了。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将鸡从窝里抓出,放进鸡笼。鸡笼是竹子编制的,像保温桶的样子,可以装许多鸡。装好鸡,我们就上路了。这时的田野小径,笼罩着一层缥缥缈缈的轻雾,但不时还可以见到辛勤的农人在田间整垄放水。鸡们在鸡笼里咕咕噜噜地低鸣着,仿佛在说着梦呓。
    我们来到田边,打开鸡笼的门把鸡放出,鸡咯咯咯地欢叫几声后,就四处散开,美滋滋地啄起谷粒来。这时太阳才露出鱼肚白,淡淡的晨光洒在田野里,衬着四周金黄色的稻浪,映着收割后水田的漾漾反光,形成了美仑美奂的夏日乡村晨曲。
    我们在一旁看着鸡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跑着,只见老母鸡领着小鸡在田里悠闲地晃荡着,是那样地慈祥、平和。可你是否知道,一旦有谁来侵犯了它的“地盘”,它就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啄赶。大公鸡是从容的,啄着,啄着,还不时地引颈高歌:“呃呃呃——”其它的公鸡也会遥相呼应:“呃呃呃——”太阳也就在这此起彼伏的啼叫声中露出了笑容。鸡们也更活跃了,吃得更欢了。有的还跑到田沟里、田埂上去捉虫子、青蛙。若是追捕到一只大草蜢,其它的鸡就会跑来争抢,它们你追我赶,有时一只鸡咬住草蜢的头,另一只鸡则咬住草蜢的尾,相互间拉扯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拔河比赛。
    放鸡时,最有趣的是公鸡相斗了。公鸡天生好斗,我们劝,它们就停;我们离开,它们又斗,我们只好时时防着,免得它们斗得两败俱伤。等到了赶鸡进鸡笼时,也是公鸡最不听使唤的了,东追西赶,就是不肯进去,于是,我们抓住公鸡后,就会狠狠地给它一顿抽打,边打边骂:“打死你,打死你,就你不听话,你是个坏蛋,你是胡汉三……”然后狠狠地把它塞进鸡笼里。
    这时候,刚收割完的稻田里,总会散落着一枝枝稻谷饱满的禾穗,那是辛勤劳作的农民不慎遗下的。我们会低着头,弯着腰,仔细地巡视着田野,耐心地寻找着,顺手把它们一一地拾起来,不放过一根稻穗。那时候,拾稻穗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没有父母的耳提面命,也不是老师的刻意要求。在那个没有电视、玩具更没有卡通和网络的童年,拾稻穗倒成了一种乐趣。
    鸡吃饱后,就会对着我们叫,似乎在感谢我们,又似乎在提醒我们:该回家了。于是,我们会拿起扁担一挥,口中一吆喝:“嘘,进笼了——”鸡便乖乖地进笼了。可是,如果你是首次赶鸡回笼,那就并非易事了,因为鸡需要一个训练过程。必须由放过的鸡领着,其它跟在后面,如有东奔西跑的,就抓住它,指着鸡笼的方向,边推它走边说:“进鸡笼,进鸡笼,从这儿进。”这样训练几次,鸡就会条件反射地听指挥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