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雨在哗啦啦地下着。我透过窗户欣赏着雨中美景。 天地间的一切都笼罩在密密的雨帘之中,如烟似雾地。街道上、场院里很快就积上了水,雨水沿着排水沟往低处流去。我静静地看着,不禁浮想联翩。 雨,是一位快乐的舞者。春天里,她如丝如缕,轻轻柔柔的,随风飘舞。我喜欢走进她的世界,仰起头,让她亲吻我的脸、我的脖子,呼吸她带给我清新、甜润、舒适的感觉;夏天里,她喜欢让西北风或东南风携带着她飞舞。她随风飘舞,热情奔放,那打在屋顶、树叶上的劈里拍啦的声音,不就是她舞蹈的节拍么?那滴在水面上溅起的水花,不就是她快乐的象征么? 雨,是一位天然的歌者。她懂得了就地取材,她会在不同物体上弹奏出不同的乐曲。只要你懂得了欣赏,她就是一位不倦的歌者。我喜欢听她伸出无数的纤纤细手在田野的庄稼上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梦幻的色彩。 雨,还是一位清洁美容师。淋过雨的花草树木会变得更加青翠,更加鲜亮,更加耀眼;淋过雨的空气也会变得更加清新,更加甜润,更加沁人心脾。就连淋过雨的鸟雀的叫声也更加清脆,更加甜美,更加悦耳动听。 我喜欢下雨。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富有诗情画意;雨,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调。 我喜欢下雨的感觉。 要是我能回到小时候,我一定会用作业纸叠只纸船,然后轻轻地放到水流中,让纸船顺流而去。要是船很快地被雨水冲翻了,我会再折一只,继续放行,它就在我不放弃折叠中载着我的快乐远去。 我还会撑着一把雨伞在雨中穿行,听雨打在雨伞上,劈劈拍拍的声音。会用脚扫着雨水,让水花溅起,看朵朵水花溅起。即使弄湿了衣裤,但我一点也不在乎,虽然还免不了要受到了家人的责怪。 因而,玩雨成了我小时候的一大乐趣。其实,不单单是玩雨,我对雨还有特殊的感情呢。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从农村长大的孩子都会对雨充满特殊的感情,特别是吃过苦的孩子。 我小时候,就经常跟着大人到山上去干活。那时,村里时兴种水稻,我家也不例外。而浇灌水稻的水都是人们从池塘里一桶一桶戽上去的。水稻秧苗一旦插上之后,几乎要天天戽水浇灌。我就经常和家人一起戽水。当时,我人小,力气不大,要戽水常常会累得手臂发酸,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就是再累,也只能休息一会儿,再戽水,一直到戽够为止。特别是夏日炎炎,戽水更是辛苦。于是,我就总盼着什么能下场雨,该多好呀!只有下雨了,我就不必去戽水了。当然,课余,除了戽水之外,我还要帮助家人干其他的农活。而在农村一年四季都要耕种,此外,还有饲养猪牛羊,要割草捡野菜等,总之,当时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儿。只要下雨了,我就可以呆在家里,不用出去干活了。因此我总盼望下雨。 每当下雨,我就呆在家里,当然,大人也一样。只不过大人仍然要忙些家务活儿。平日了,大人们在忙碌田间耕作,家务事就有所忽略了。因而,到了雨天,有许许多多家务活儿够他们忙得了。那时候,一到下雨天,我母亲就边忙家务边唠叨:“哎呀,平日里好好的,怎么一到雨天就睡昏昏的想睡觉。”当时,我只知道母亲仅唠叨而已,但母亲唠叨归唠叨,很少见她睡觉去,即使睡觉去了,也只小憩一会儿罢了。但如今想来,我才明白,那是母亲平日里太劳累的缘故。而雨天,她就不用那么劳累了,身心放松了,就自然直就想睡觉了。 母亲,她总是忙,忙个不停,即使是下雨天,她也是依旧忙,不舍得休息。母亲也就是因为过度劳累而早早离开了我们。这让我每每想起总是不胜悲。尤其是雨天,这“淅淅沥沥”“劈劈拍拍”的雨声似乎是母亲的絮叨声…… 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也是我们休养生息的需要。在农村,很多平日里忙于在野外作业的乡民们,往往不舍得休息,而只待到下雨了,才不得不收工好好休息一番。 真不知有多少人盼望着下雨呢。 每当下雨,我就喜欢或坐在屋檐下,或坐在窗前静静地观雨、听雨、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