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一个晚上,独自在郊外小路上散步,突然一只萤火虫在我面前飞过,在夜空中闪着幽幽的光亮。这样的小精灵,想起来,我已是好久没有见过了。 小时候,萤火虫是我熟悉的东西。夏天的夜晚,搬几只矮凳子放在家门口的场地上纳凉,不经意间,便有三五成群的萤火虫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像一只只小灯笼在不停地穿梭,忽远忽近,倦了就停在庭院旁边的瓜丝棚上,一闪一闪地发光。还有的躲在角落里发光,一会儿便又招呼来了一大群伙伴,霎那间,萤火虫便成为了夜幕舞台的表演主角,给山村的夜晚增添了些许的亮色。 山村的夜晚是宁静的,但有萤火虫的时候却是热闹的。它给我的童年留下温馨的回忆。有时候,我和同伴们举着小麦秸杆编织的扇子,哼着童谣,趁着萤火虫在我们面前飞过的时候,用扇子把它们扇下来,然后装在玻璃瓶里。萤火虫飞得虽然有点快,但逃不过我们的包围圈,不一会儿我们就抓到十几只萤火虫。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玻璃瓶就像小灯笼,发出的光亮赛过了我们那时用的煤油灯。我跟伙伴们借着萤火虫的光亮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小人书,好不惬意自在,至今记忆犹新。 萤火虫与人类关系密切,在古代,人们便与萤火虫结下不解之缘,古代对萤火虫有多种雅称,如夜光、景天、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囊萤映雪”的励志故事便与萤火虫有关。晋朝车胤囊萤夜读,展现出他的聪明和创意。炎热的夜晚,一个孩子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亮书本,聚精会神地看书,那是多么令人感怀的画面。不说他以后是否有所成就,单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就足以让人铭记难忘,心存敬畏。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萤火虫也是一种诗意十足的小精灵。他们对萤火虫的精彩描述,引人无限遐思。如李白的《咏萤火》诗:“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全诗句句写萤火,却未见萤字,想象奇特,赞美萤火虫像雨打不灭的灯,风一吹就更加鲜明光亮。韦应物的《玩萤火》“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则以清新的笔调、生动的语言刻画出形体细微的萤火虫在月下竹林飞来飞去的情景。而杜牧的《秋夕》诗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描写了寂寞宫女举扇扑打流萤的情景,虽然有些凄凉,但却意味深长。古代描写萤火虫的诗句还不少,这种奇特的小昆虫,总是给人浪漫的想象和无尽的灵感。 我也曾疑惑过,萤火虫为什么在晚上会发光,白天却不能呢?后来才知道,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萤火虫。它的种类将近2000多种,在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雄虫大多有翅,触角较长,呈扁平丝或锯齿状;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可发出荧光;雌虫无翅,身体比雄虫大,不能飞翔,但荧光比雄虫亮。萤火虫喜欢生长在潮湿温暖和草木茂盛的地方,树林、草丛、河边都是它的栖息处。显然它也是生态环境的一个指标,呈现的是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程度。 如今,我见到萤火虫的机会是很少的。在钢筋水泥林立、霓虹灯闪烁的地方,是很难有萤火虫的。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萤火虫生存的地方越来越少,它成为了稀有之物,成群的萤火虫只能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下一代的孩子恐怕只能在课本中、电视里认识萤火虫了。曾看到一则新闻说,青岛中山公园从广西引进一万只萤火虫,住进了公园的“水中别墅”,然而三天就死去一半。我感到十分惋惜。看来,自然环境是有规律的,不是一切都能改造,不是一切都能复制。人类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难道一定就要失去这些美好的东西吗?我想萤火虫的消失,是因为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大环境不复存在,买萤火虫的钱不如用来改善环境。 “小小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好像许多小灯笼……”,夜幕降临,邻居的几个小孩正在小区的空地上大声唱着这首我熟悉的儿歌,听着、听着,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夜空下有许多萤火虫在飞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