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下乡村田野里的稻谷黄了、花生熟了、红薯熟了……满眼满眼的乡村秋色让我很是喜悦,也很自然的让我浮想起儿时所经历的农忙假。对于我们出生在农村的学生娃来说,那时我们不单只有寒暑假,春种秋收时我们还各多有一个农忙假。二、三十年前的每年春种秋收时节,乡村中小学校均要放假三天至一周,称作农忙假,教职工回家春种秋收。那时期的乡村中小学教师好多是民办老师和代课老师,他们一家人也还是农业户口,他们的工资又不高,家里也都有一些田地需要耕种来解决全家老小的吃饭和生活。放农忙假对于我们学生,也是可以帮大人们干活的。然而,现在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的学生,也许都不知道农忙假为何物了吧。刚毕业的头些年我们老师还经历农忙假,大约十多年前,农忙假取消了。想想现在的农村,是啊,现在很多农村的田地被征收了,学校已经没有民办老师和代课老师了,家家户户的田地也少了,农忙假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作为学生总是喜欢放假的,只是每一次放假老师总是要布置很多作业,那时最让我痛苦的就是语文老师总是要我们写农忙假日记还有作文。 农忙假里,我们这些农村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也参与家里的春种秋收劳动,帮助大人打打下手之类的农活。我家里田地也不少,当时老爹在山区任教,他们的农忙假时间与我们的农忙假时间不同。虽然我和俩妹还小,但我们农村的孩子也算是农忙时的主劳力,割稻子和晒谷子是主要的农忙活。 为了抢晴好天气,让稻谷赶在太阳普照大地前就可以晒出来,我跟随大人们在天仅有蒙蒙亮的时候就下田割稻了。割稻子总是弯着腰,再加上清晨光线昏暗,镰刀几次割伤了手指,现在我左手小指上还留有一道刀痕呢。数个钟头弯腰割稻子,腰酸背痛,靠着田间的稻草垛或是田埂,有时真不想起来。脱谷机呼呼呼旋转,一筐筐稻谷被送往晒谷场了,一堆堆稻杆需要捆扎、晾晒。我也做过捆扎稻杆的活儿,做好并非易事。选七八根又长又壮的稻杆当做“扎带”,理出一捆稻杆,在它们的颈部用“扎带”抽紧扎牢。抖开下面部分,站立成人型。稻杆经过多日风吹日晒,等到干燥了,收回家堆成稻草垛或是放在柴火间,主要用于猪栏和牛栏,也会用来编织草垫铺床过冬,当然也有的用来冬天喂牛和烧火做饭。后来,大部分稻草都卖给种植蘑菇的专业户,增加些收入。 早上刚从稻田里收割来的稻谷,往往带着晨露的潮湿。我们先将混在稻谷中的稻叶耙出去,再把稻谷摊开,太阳光充足的话,用竹耙子每隔个把钟头翻耙一次。晒谷表面看起来属于轻活,但人久晒在阳光下,那也不是好受的事,让人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一整天晒下来,谷子水份差不多干了,但还没有达到可以进谷仓贮藏的干燥程度。当太阳快要下山时,稻谷就得收起,装进箩筐里。如果有很多不饱满的谷子,还要用风车把它们挑选出来,挑选时把这些稻谷倒入风车顶部的漏斗里,右手使劲摇转风车的风叶子把手,左手轻慢地打开漏斗闸门。不一会儿,稻谷中的秕谷(中空的稻谷)被吹走了,留下来的都是颗粒饱满的稻谷。晒谷场距离家里至少有三四百米,每天有四五担稻谷需要挑到家里暂时贮存,因为要腾出晒谷场晒第二天从稻田里收割的新鲜稻谷。大人们稻谷满箩筐满箩筐的挑,满箩筐稻谷我是挑不起身,只好半筐半筐的挑,每次挑稻谷,我都是步伐摇晃,气喘吁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忙时候,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到伸手不见五指才收工回家。家家户户晚饭都很迟,吃罢晚饭,母亲照样还要到猪舍喂猪、喂鸡,我也会帮着干涮锅洗碗等家务活。我们从早到晚,整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疲惫不堪,晚上身体一贴到床板就呼呼睡着了。 “又见炊烟袅袅起,勾起我回忆……”农村的生活靠力气,吃的是力气饭,苦过、累过,但也总是忘不了。农忙假,是属于我们农村的时代产物,或许随着现代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农忙假真的已经消失了。 |